刘小义是刘家村有名的孝子,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每逢村里来了算卦先生,刘小义都要为母亲算上一卦,占卜一下吉凶祸福。
如若算出母亲哪月哪天有难有灾,刘小义必定寝食难安,四处为母亲奔波,求神拜佛,想方设法为母亲消灾避祸。
即便外村不来走街串巷的算卦先生,刘小义也要定期上门,求附近灵验的算卦先生为母亲占卜一番,这才能安下心来。
这天,刘小义去广府城赶集,迎面遇到了一个陌生的算卦先生。
刘小义求先生为母亲占卜。他神色庄重又谦恭的面对先生,看着算卦先生闭目凝神,十指飞快掐算。
忽然,先生猛然睁开双眼,用精光爆射的眼睛,紧紧盯住刘小义说道:
“你娘活不过三日,赶紧为你娘准备后事吧!”
闻言,刘小义大惊,泪水夺眶而出。他扑通一声跪伏在地,连忙哀求:
“还请先生告知破解之法!”
先生摇头叹息道:
“此乃天命,老夫也无能为力啊!”
说罢,先生收了刘小义的卦钱,摇头叹息而去。
为了验证这个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的预言真伪,刘小义又跑到邻村一个算命先生的家中,再次为母亲占卜一卦,不料得到了同样的回话。
刘小义悲伤的回到家中,又不敢在母亲面前流露分毫。他强作笑脸,只想在这三天内尽孝,让母亲想做什么就尽管做些什么,只要母亲高兴就好,也不枉今生母子一场,他也算是尽了最后的孝道了。
打定主意后,刘小义决定在这三天内对母亲百依百顺。
第一日,村里的善男信女们忽然发动起来,决定在两天后集体爬山,去附近的鸡毛山上的山神庙拜神祈福,
刘小义的母亲也在其列。刘老太为人善良,每逢有拜神活动,绝不能少得了她。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决定哪天拜神,就是天上下刀子都难以撼动她的脚步。
刘小义隐隐觉得此行不祥,有和算卦先生预言暗合之凶兆。但是,刘老太敬重神明,即便是赴汤蹈火,即便是明知前方有难,她都不会稍有却步。
刘小义深知母亲秉性,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令母亲动摇上山拜神的决心。
他只有默默祈祷,只有暗中望着母亲的背影,想将母亲最后的背影镌刻进脑海,以便终生不忘。
第二日,善男信女们找到了免费运送他们进山的好心司机。司机心地善良,听说村里一群男女老少要爬山拜神,决定免费承接任务。众人欢呼一番,都开始准备行装,预备吃喝,决定在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能够边吃喝边行路。
第三日早晨,刘小义目送母亲出门,深知这是母子今生诀别,不禁暗中落泪。
刘老太去喊邻居石老太结伴而行。不料,石老太磨磨蹭蹭,一点都没有拜神的虔诚执念。
刘老太多次催促,石老太却神色古怪,只是嘴里含糊答应着,却一直在院子里喂猪喂鸭,忙里忙外,完全没有要拜神的急切感。
这令刘老太十分恼火。善男信女们早已登上汽车,大家对磨蹭不来的刘老太和石老太十分不满。大家扯着喉咙在窗口大喊二人名字,催促二人赶快上车出发。
刘老太气得追着石老太数落,石老太在院子里皱眉干活,神色异样。
最后,善男信女们失去耐心,大骂二人不够虔诚,诅咒山神会惩罚她们。好心的司机也在众人的催促下,发动汽车,载着一车十几个善男信女们轰隆而走。
望着绝尘而去的汽车,刘老太气得直跺脚,石老太却是眉头舒展,嘴角浮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刘老太生气的返家,只见儿子正在院中伏地抽泣。刘老太以为儿子懊恼自己没能上山拜神而流泪,连忙安慰儿子:
“没事,下个月初一,大家还会一起上山拜神的,儿子,不要伤心了,山神是不会怪罪咱们的。”
刘小义望着虔诚的母亲,含泪而笑。
第四日,传来一个坏消息,善男信女们乘坐的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不慎坠入山崖,车上之人非伤即亡,无一幸免。
全村的善男信女中,只有刘老太和石老太因为磨蹭,被众人大骂并抛下,才算幸免于难。
刘老太听闻噩耗,当即来到石老太家中,转怒为感激,向石老太询问早晨迟迟不肯动身的原因。
石老太起初并不想说,但禁不住刘老太再三恳求,她才吐露实情。
原来,那天夜里,石老太做了一个噩梦。梦里,一个载人的汽车翻入山沟。醒来之后,石老太觉得此梦是个凶兆。心中狐疑,故而一直磨磨蹭蹭,不肯上车随行。
听完石老太的叙述,刘老太心中一阵悚然。回家后,将此事告知儿子。儿子见三日已过,这才将算命先生的占卜结果告知母亲。
两相对照,方知是石老太的梦境救了二人一命。经过此事,刘小义明白,那个算命先生的话语,其实已经对他泄露天机,和石老太的梦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自己的愚昧和不作为差点害死母亲。
三个月后,刘小义再次在广府城遇到那个算命先生,先生知道他母亲脱难后,对他颔首而谈:
“行善积德在于日常心存善念,在于日积月累,不在于形式,不在于非要到某个山头烧香上供,只有真心行善,才会在冥冥之中得到神的暗示,才能消灾避祸。你母亲和石老太虽然没有爬山烧香,却是真正的善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