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家住刘家村,这天下午,他在家中闲坐,忽见邻居牛三前来,叫他一同出村看戏。
刘山正觉无聊,当即便和妻子说了一声,随牛三而去。来到邻村,正赶上下午的大戏。
二人看得兴起,不觉看到天黑,看得入迷,又接着看晚场戏。
期间,二人尿急,一同挤出人群,想找个背人处方便,慌不择路,走向一处小树林中。
二人在树林里并排站立撒尿,尿液淋湿地面,尿完要走时,刘山眼光一瞥间,忽然看见面前地上闪闪发光。
刘山心中一动,蹲下身去,用树枝拨开一看,发现一个洁白的小瓷瓶。当即擦擦尘土,捧在手心,对牛三说道:
“我看这瓷瓶如此精美,不知里面装有何物,定是他人所掉,属于不义之财,如若据为己有,只怕会遭到恶报。”
说罢,刘山长叹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牛三定睛一看,说道:
“管他是谁掉的呢,到了咱们手上,那就是咱们的东西了,你不要我要。”
说着,劈手夺过。
刘山本非贪财之辈,见牛三想据为己有,当即眉头一皱,恐他贪利忘义,私吞不还失主。
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二人一惊,一齐扭头望去。
但见月光之下,一个黄衣女子正低头寻找着什么东西。牛三心中一紧,连忙将瓷瓶藏入怀中。
那女子看见二人,上前问道:
“小女子不小心在林中遗失一个瓷瓶,里面装有给母亲治病的灵药。母亲病危,急需灵药治病。那是我从山上一位高人手里花重金所求,二位可曾捡到?”
刘山刚想开口承认,不料牛三抢先说道:
“我们什么都没看到!走吧!”
说着,拉起刘山就跑,留下那女子在原地继续寻找。二人跑到戏台下面,又接着看戏。
散戏后,二人结伴回家。行至半途,路过一座小桥,由于天黑,牛三一个不稳,脚下一滑,摇晃几下,扑通一声掉落河里。刘山见状,纵身跳入水中去救。
却说牛三落入水中,怀里的白瓷瓶也掉进水里,遇水忽然变大,竟然变成一个巨大的葫芦,在水上漂浮不沉。
牛三一把抱住大葫芦,往岸边游去。刘山见牛三得救,也爬上岸来。
到了岸上,那葫芦忽然变小,重新变成一个小巧的白瓷瓶,被牛三捏在手里,爱不释手。
此时,牛三才知它竟然是一个宝瓶,不但遇水能够变大,能救人浮出水面,里面还装有灵药,牛三愈发如获至宝,惊喜不已。
刘山见牛三面露狂喜,当下劝道:
“我看这瓶子绝非凡品,那女子也必定不是凡人,你昧了她的宝瓶,就不怕她寻来复仇吗?”
牛三白了他一眼,不屑道:
“老子才不管她是谁呢,有本事的话,让她来找我就是,难道我还怕她不成?”
说罢,拔腿就走,刘山连忙紧随而行,边走边摇头叹息。二人一路疾行,很快返村,各回各家。
牛三回家后,将白瓷瓶给妻子看了,并讲出它的奇特之处。二人皆觉得它定是宝瓶,当下相对大笑,喜不自胜。
这夜,牛三夫妇睡下后,忽听院门被人敲响,都懒得动弹,不予理会,翻个身后,继续酣睡。
却说刘山回到家中,越想越觉得宝瓶之事做得欠妥,心中忧虑,便走出门来,往牛三家中走去。
快到门口时,忽然看见牛三门口有个黄衣女子正在徘徊。但见她时而徘徊几步,时而上前敲门,却始终不见有人开门。
刘山知那黄衣女子定非凡人,吓得止步不前,迟疑片刻,越想越怕,吓得连忙返身回家,蒙头睡下。
黎明时分,一声鸡叫之后,那黄衣女子慌忙离去。牛三夫妇天亮起床,二人对宝瓶研究一番,觉得瓶中所装定是灵药,二人皆口水泛滥,对灵药垂涎三尺。
二人心痒难耐,终于将瓶塞拔出,但闻一股异香从中飘出,令二人心醉神迷,皆深深吸气,脸露陶醉之色。
最后,经不住香气诱惑,二人将灵药倒出,各自品尝,都说美味无比,一高兴,便将那灵药一饮而尽。
二人但觉得天旋地转,一股困意袭来,倒伏床上,沉沉睡去。
二人一直睡到夜晚,各自醒来,互望一眼,同时惊声尖叫:
“你怎么变成一只狐狸了?”
他们一齐跑到镜前一照,才知自己已经变成狐狸,料想是那灵药所致,悔恨之余,跳脚大骂,口中所发已经不是人声。
忽见黄衣女子进得门来,她看见牛三夫妻皆变成了狐狸,不禁哀叹道:
“这本是我们狐仙一族的良药,不适合人类,你们却捡物不还,已属不义,而今又将我母亲救命的灵药吞了,只能让我母亲吃了你们来治病了!”
说罢,黄衣女子长袖一挥,但见平地刮起一阵阴风,将牛三夫妇刹那卷走,消失不见。
这日,刘山放心不下,来到牛三家中,却见空无一人,只能悻悻离去。
自此之后,人们再没有见过牛三夫妇。刘山将那天奇遇说了,村民们都认为,牛三贪心不足,昧了黄衣女子母亲的救命灵药,定是被那黄衣女子掳去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