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有个姓叶的书生,他虽然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时运却不好,每次考试都落榜。
当时,正逢关东丁乘鹤来淮阳做县令,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不禁大大赞赏。
后来,邀请他到家里来作客,几次交谈后,感觉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更加器重他。
民间故事网
民间故事,传奇故事,聊斋故事,灵异故事,鬼故事,灵异事件,民间怪谈传说,恐怖故事,悬疑故事,故事视频。乡村故事,古代故事,奇闻异事。故事会,民间故事会大全。神话传说,志怪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听书,故事大全。
于是,把他接到衙门读书识字,并赠送银两救济他。
有一年,正值州府考试,丁乘鹤特意在学政面前极力推荐他,那一年的乡考终于获得了第一名。
从此,丁乘鹤对他的期望更高了。又推荐他去参加省考,考完之后,丁乘鹤找来他的试卷细看,发现文章与时运不合,等到发榜时却名落孙山。
叶书生沮丧地回到家,感觉愧对丁乘鹤的一番好意,精神上也受到严重的打击,每天不吃饭,也不睡觉,日渐消瘦。
叶书生虽然这次落榜,但是丁乘鹤还是很器重他。他听说叶先生日渐消瘦,便亲自去安慰他说:“等我任期满一年之后,你随我去京都。”叶书生听了,感激涕零。
自从丁乘鹤告辞之后,叶书生更加觉得愧对他,一直闭门不出,不久,终于病倒在床。
丁乘鹤闻讯后,多次派人来看望叶书生,可是,叶书生服了很多药还是不见好转。
这时,丁乘鹤得罪了上司,被罢免了官职,准备还乡。他写信给叶书生说:
“我已辞官,准备还乡,至今迟迟未动身,就是为了等你。”
叶书生接过手中的信,看后泪流不止地说:
“感谢丁公子如此器重,我因重病缠身,一时难以痊愈,你不必等我,丁公子还是先走吧!”
丁乘鹤听到这个消息,不忍心先离去,决定留下来等他。
过了几天,守门的人突然前来报告说:“叶公子来了。”
丁乘鹤十分高兴,亲自出门迎接。叶书生说:
“实在不好意思,我得这样的病让你久等了,今天才勉强可以与你同行。”
于是,丁乘鹤立刻叫仆人备好马车,带着全家老老小小启程回家了。
丁乘鹤的儿子叫再昌,当年已经十六岁,还不会写文章。于是,丁乘鹤让儿子拜叶书生为师。
从此,叶书生每天认真地教他读书认字。再昌因从小聪明伶俐,凡是科举考过的文章,只有看三遍就不会忘记。
就这样跟叶书生学了一年,叶书生将自己一生积累的科举考试习题教给了再昌,再加上父亲的关系,很快就考上了秀才。
丁乘鹤叹息着说:“叶公子把自己多年的科考经验都教给了小儿,很快他就考上了。但是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却落榜了,真是埋没人才啊!”
叶书生也叹息着说:“这都是命啊!我作为再昌的先生,再昌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也算是给我争光了。况且我还得到了你这样的知己,一生无憾了。”
丁乘鹤觉得叶书生离家的时间太长了,怕耽误岁考,要他回家探亲。
可是,叶公子却满脸惆怅不愿离开,丁乘鹤也不好勉强。
有一次,丁乘鹤要去京都会考,并嘱咐儿子出钱帮叶书生买一个监生。
丁乘鹤在京城考上了进士,授官为部主事。并带着叶书生一起进了官署,他们朝夕相处。
过了一年,叶书生参加顺天乡试,考上了举人,十分高兴。
刚好,丁乘鹤奉命去南河街道办事,他对叶书生说:
“这次去南河街道办事,正好离你家不远,你现在中举了,可以衣锦还乡了。”叶书生心里也很高兴。
于是,他们选好的一个日子出发了。到达南河境内,丁乘鹤吩咐仆人备好马,护送叶书生回家了。
叶书生来到家门口,只见院内萧条破败,叶书生心里十分悲伤。他慢慢地走到院内,只见妻子拿着扫把在院子里扫地。
妻子看到他,马上丢下手中的扫把。吓得惊慌失措,叶书生悲伤地说:“我现在中举了,你怎么还不认识我了。
妻子吓得站得远远的,说:
“你不是死了好多年了吗?这么多年因为没有钱所以才没有安葬你。儿子那时还小,现在儿子长大了,准备明天安葬你,你现在不要出来作怪!”
叶书生听了妻子的话更加惆怅,慢慢地走进屋内,看到自己的灵位摆放在那里。
突然,往地上一扑,就消失了,留下衣服和鞋子。
妻子见此情景,马上跑进来抱着叶书生的遗物痛哭起来。
儿子也从私塾放学回来了,看到家门口停靠的马匹,惊讶地跑进屋问母亲,母亲含泪把刚刚发生的一幕告诉了他,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
仆人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丁乘鹤。丁乘鹤得知真相,泪流满面,立刻备马去叶书生家吊丧,并出银两以举人的礼节为他办了葬礼。
临走时,丁乘鹤留下一笔钱财,让叶书生的儿子安心读书,并托付学政大人给予关照。
一年之后,叶书生的儿子考上了秀才。
这个故事看起来像是在写叶书生,其实写的是蒲松龄自身的遭遇。
人生难得一知己,特别是在自己不得志的情况下,会更加让人渴望有知己。
而叶书生魂随丁乘鹤,是出于对知己的感恩之情。在当时的学而优则士,科考论英雄的社会价值观下,有多少人因此蹉跎一生,甚至是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