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故事:皂荚二鬼
丹阳南门外有户姓吕的人家,家中有个皂荚园,每当皂荚结果实时,父子二人就去守园,防止有人偷盗。
有一天晚上,月光很亮,吕父坐在石头上看守,见一棵树底下有团像乱头发一样的东西,从泥土中升起来。
吕父心里害怕,不敢去看,叫儿子去拉那东西。
儿子一拉,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子突然出现,吕父惊吓得倒在地下,他儿子拼命跑进屋去。
那女子在后面追赶,赶到大门口,忽然僵立不动,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里。
儿子大叫起来,家里人一起拿着刀棍赶出来,只觉得那女子身上冷气逼人,都不敢靠近她。
那女子不慌不忙地迈步进屋,到了床前,弯下身子钻入床下,于是不见了。
吕子用姜汤把父亲灌醒,扶回家中,招集邻居一起挖床下,
民间故事大全会
民间故事,传奇故事,灵异故事,聊斋故事,志怪故事。悬疑故事,恐怖故事,民间怪谈,神话传说,古代故事,乡村故事,鬼故事。讲故事,听故事,民间故事视频。民间故事大全。
果然挖到一具红色的棺材,中间躺着个红衣女子,与夜色中所见一样。从此,父子俩不敢再去看守园子里的树了。
过了三天,皂荚树下又有人倒在地上,吕子也把他灌醒,问他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
“我就住在你们西边,见你家皂荚树很多,没人看守,所以来偷摘。不料看到树下有个没头的人,用手招唤我,我因此怕得昏倒在地。”
吕子又纠集大家挖那树下,挖到一具黑色的棺材,埋一具无头尸体,也是僵硬不腐烂。
于是把两具尸体放一起烧了,怪物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2民间故事:中山王
江宁布政司公署,原为明代中山王徐家的府第,中有宁安殿,供奉中山王的像。
殿中有一张茶几一把椅子,灰积得厚达几寸,人们照例不敢拂拭,凡拂拭的,就会招灾惹祸。殿中的帐幕与桌帏,都用黄绫制作。
乾隆四十年,某布政使上任的第一天,就去殿中烧香。
他心里想,那中山王的爵位虽然贵,但毕竟还是臣子,帏缦用黄颜色似乎超越了本分,于是命人换上红绫。
这天晚上,见殿中火光照耀,布政使急忙去看,只见一帐一帏都已烧成灰,而几案一点没烧坏,仔细检查,也没有火种,因此非常恐惧,于是仍用黄绫做了帏幔。
3民间故事:借棺为车
绍兴人张元公在苏州阊门开了家布店,聘用一个伙计,姓孙,是陕西人,性格诚实谨慎,又很勤劳。
孙伙计经手的生意总能获得三倍的利润,因此老板和他关系很融洽。
这样过了三五年,孙某为张元公赚了十万贯家私,多次请求张元公放他回家,张元公坚决挽留,不肯放他。最后孙某生气了,说:
“假如我死了,你也不放我回去吗?”
张元公笑着说:“你如真的死了,我一定亲自送你回家。这三四千里路,我一定不辞辛劳。”
又过了一年,孙某果然生重病,快要死了。
张元公到他床前问他有什么要交代的,孙某说:
“我家在陕西长安县钟楼旁边,家里有两个儿子。你如果念我以前对你的情谊,就把我的灵柩运回家中,交给我儿子。”
说完就咽了气。
张元公大哭了一场,十分后悔以前那么坚决留住他,又想到自己这十万贯家财都是因为他的帮助才赚来的,不能够背弃诺言不送他回去。
于是张元公带上一千两银子助丧费,亲自送孙某的棺材去长安。
到了孙家,敞开了门。孙某的大儿子出来相见,张元公把孙某病故的经过告诉他,一头说,一头流下了眼泪,可他儿子一点也没有慌张的神态,只是叫来家人,说:
“爹的灵柩既然回来了,可把它放在大厅旁。”
既不悲伤,也不换上孝服。
张元公惊奇得话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孙某的小儿子出来相见,对张元公道谢了几句,意气自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张元公认为这两个儿子简直不是人,难道像孙某这样的好人竟然生了两个像禽兽一样的儿子吗?
正在惊异感叹,听到两个儿子的母亲在里边叫唤说:
“店主从远方来,肚子该饿了。我已备好酒菜,可惜没人作陪,怎么办?”
两个儿子说:“店主张先生是父辈,儿子年幼辈分低,不敢做陪客。”
他母亲说:“这样看非要叫你死鬼父亲不可。”
于是命儿子摆设酒席,自己却拿了把大斧头出来劈棺材,骂道:
“已经到家了,何必装痴作态!”
孙某大笑,掀开棺盖出来,向张元公拜谢说:
“你真同古人一样讲究道义,说过送我回家,死不背弃!”
张元公问他为什么要开这玩笑,孙某说:
“我不死,您肯放我回家吗?再加上路上坐车骑马太辛苦,不如躺在棺材中来得安逸。”
张元公说:“你病既然好了,再一起去苏州如何?”
孙某说:“你命中注定只能有十万家财,我即使再去苏州,也不能使你有所增多。”
孙某留张元公住了三天,张元公就回苏州了。最终不知孙某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