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有个读书人叫周玉,他非常虔诚地供奉吕洞宾。丙子年,科考前他再次祭拜祈祷。
接着在匣子里看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
功名只问三娘子,不待朱衣暗点头。周玉排行第三,他猜测三娘子指的是自己妻子。
于是,在床上休息的时候,突然问道:“我中不中榜?”妻子说:“中!”
周玉很高兴,但科考过后,他却名落孙山。还没等返回,家里捎信来,说妻子病重。
他星夜兼程回到家里,妻子已经去世。周玉非常悲痛,张罗葬礼,早把纸片上的两行字抛在脑后。
几个月后,他心情逐渐平静,忽然想起那两句话。仔细琢磨一下,自己虽然在家排行第三,但是整个家族大排是十二,所以,三娘子可能另有其人,不是自己妻子。他再次向吕祖祈祷,却没有分毫响应。
后来,他到淮上去探亲,顺便想再娶个妻子。临出发的晚上,梦里又看到那两行字,三娘子几个字金灿灿的特别瞩目。醒来后,他还是不明白神人的指示。
船到了某地,附近村子里有个同族姐姐,周玉上岸拜访。走了不远,听到芦苇丛中有人说:
“金三娘子是天上的人,怎么会便宜个穷秀才?”另外一人说道:“这是定数,再说这秀才也不穷。”
周玉听到后心里一动,转头看去,两个光脚戴斗笠的人从芦苇丛出来。他上前询问金三娘子在哪里,对方回答道:“往东走二三里,北面有座大宅,你去敲门自会知道。我们很忙,不能给你带路,以后还会见面的。”说完匆匆离去。
周玉向东走到一处,树木茂盛,房屋高大,朱门洞开。他敲了敲门,无人回应。
民间故事大全会
民间故事,传奇故事,灵异故事,聊斋故事,志怪故事。悬疑故事,恐怖故事,民间怪谈,神话传说,古代故事,乡村故事,鬼故事。讲故事,听故事,民间故事视频。民间故事大全。
于是径自入内,转过一条走廊,有人喝道:“谁家的年轻人?擅自进入别人府第。”周玉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老婆婆,穿着华丽的衣服,目光炯炯有神,虽然嘴里呵斥,却面带微笑。
周玉作揖道歉到:“天色已晚,不巧迷路,姥姥能留在下一宿吗?”老婆婆仔细看了他一会儿,说道:“我家正好有闲置房间,跟我来吧!”
老婆婆把他领到东侧一个小院儿,房屋三间,四周栽满花木,门上挡着帘子,非常雅致。进到屋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四壁挂满书画,好像是特意为了留客准备。
老婆婆喊来一个仆人倒茶,然后出门离去。周玉独自喝茶,心里有些彷徨,站起来看看墙上的书画,都非常古雅。其中有个条幅上写着十个字“鸣鸾金作佩,挥麈玉闻声”。下面的落款是回道人(吕洞宾),周玉大吃一惊。
这时,仆人送来酒菜,他借机打听主人是谁。起初仆人不回答,询问多次,仆人说道:“郎君是听到芦苇中对话才来,为什么还反复问询?”周玉暗暗高兴,认为这肯定是金三娘子的家。于是安心喝酒。
片刻后,仆人再次到来,奉上一枚水果,并说道:“这是三娘子亲手摘下,给郎君下酒。”周玉更加高兴,酒足饭饱,躺下休息。但是没看到三娘子本人,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早晨,仆人端来水盆让他梳洗,又告诉他:“从这里向东走,有座亭子,可以到那里游玩儿解闷。”于是,周玉吃过早饭去寻找亭子,到了那里,亭台掩映,奇花异草五彩缤纷,馥郁芬芳,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周玉正在欣赏,忽然听到首饰碰撞的声音,就躲到树后偷看。几个婢女簇拥着一个年轻美女姗姗而来。女子采了一朵花插在头上,婢女递过镜子,女子顾影自怜。周玉看得神魂颠倒,忽听一个婢女说道:“树后有人,姐姐回去吧!”
周玉急忙现身说道:“姑娘莫非就是金三娘子?不要舍我而去!”女子秋波横顾,又显出害羞的神色。先前那个老婆婆走来,上前说道:“娘子本是上界天仙,被贬到此,命里应该和你结为夫妻,所以在这等待。”周玉喜不自胜,女子也不再害羞,和周玉在亭子里对坐,婢女摆上酒食。
酒宴散后,女子说道:“姻缘天定,而且是由吕祖做媒人,本应该立刻举行婚礼,但是郎君前程似锦,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耽误。现在赠送你百两黄金,仆人两名,即刻启程去往京城,获得功名的那天,就是我们重逢的日子。”说完,召唤来两个人。
周玉仔细一看,正是芦苇丛中那两个渔夫打扮的人,现在已经换了衣装。他虽然不舍得离开,却不敢违抗,于是,带着两个仆人上船,直奔京城。这二人虽然名义上是仆人,但神情倨傲,完全不把周玉放在眼里。在过天妃闸的时候,听人议论,有个贵公子翻船落水不知下落。两个仆人相视而笑道:“奇货可居!”刚说完,其中一人跳入水里。周玉大惊想要呼喊,被另一人制止。
小船继续前行十多里,跳水的仆人背着一个华衣公子跳上船头。救活后,仆人让周玉给公子换上干衣服,安排饮食。小船靠岸,又给这个公子买了骡子,赠送银两,助他还乡。这个公子的父亲是京城当权大官,公子得知周玉去往京城,于是修书一封,详细诉说了自己被周玉解救的过程,让父亲把周玉当做子侄一样对待。然后挥泪分别。
周玉到了京城,带着信拜见公子的父亲。大官万分感激,把周玉留在府里,当作上宾对待。又找名士辅导周玉的功课,文章写得越来越好。当年考中孝廉,第二年准备会试。大官看了周玉写的文章,轻轻摇头,周玉自己也有些担忧。
某天,那两个仆人带着周玉上街,悄悄指着一个贫寒的书生说:“你要结交此人。”周玉上前,打听对方的姓名,原来是王孝廉,贫困落魄。周玉全力在生活上帮助对方,安排住处,负责衣食,又赠送银钱。王孝廉非常感激。
考试那天,周玉和王孝廉的考号紧邻,王孝廉看到他冥思苦想,无法下笔,就先替他写了三篇文章。榜文发布,周玉和王孝廉都榜上有名。
周玉思念金三娘子,想要回乡。两个仆人劝阻道:“三娘子就在京城。”不久,有人来提亲,对方是大官亲戚家的女儿。周玉想拒绝,仆人却让他答应下婚事。入洞房的时候,看到新娘正是三娘子。周玉又惊又喜,三娘子说:“吕祖多年前就为我们谋划好了,这个女子命数应当夭折,我借尸附魂。这么做是为了名正言顺,避免别人的非议。”
早晨,两个仆人不辞而别,三娘子解释说:“他们二人是水仙,是受吕祖的安排来帮助你的。”此后,周玉在三娘子的帮助下,如鱼得水,飞黄腾达。
出自《萤窗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