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熙宁年间,福建人陶彖带着儿子到秀州做县令。陶公子英俊倜傥,说话幽默,能言善辩,喜欢游山玩水。
走到会稽山下夜泊,当时微风吹着林梢,月色荡漾在水面,陶公子睡不着,到岸上散步。
他走了不多远,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出现在眼前。陶公子惊讶地说道:“是我在做梦吗?你是妖吗?”
女子笑吟吟说:“不瞒你说,我是妖,倾慕你的高雅,特来陪伴。”
陶公子问对方住在哪里,女子说:“近在咫尺,青山是我的主人,草木是我的邻居。”
陶氏子说:“这么说,你是因为寂寞前来找我的吧!”
女子回答:“不是的,每天迎着清风,送走明月,莺啼燕舞,一点都不寂寞。”
陶氏子搂着她的腰在路边坐下,女子很大方,并不抗拒。她对陶公子说道:
“长途跋涉是为了什么?不如留在这里,我们终生厮守。”
陶氏子说:“我倒是想这样,无奈父亲做官,我要跟着他去赴任。”
女子说:“唉!当官有什么好呢?现在朝纲混乱,很多有才能的人都归隐山林,你想去领略狂风暴雨吗?”
陶氏子说:“你的意思是让我埋没在沟壑中吗?”
女子说:“在南门放下木头的人(应该是说商鞅,指代有权势有作为的人),和在南山种梅花的人,哪个更闲适?在长安看花的人,和在篱笆下采菊的人,哪个更飘逸?”
陶氏子说:“这个道理我懂,但是作为一个大丈夫,总要有点作为,有点建树吧!”
女子说:“高大有作为的大树我见得多了,最后的结果都是被斧子砍倒,再高大也没有用。”
陶氏子说:“就算被斧子砍倒,毕竟也算流芳百世。”
女子说:“算了吧,比如商山四皓,采薇的伯夷、叔齐,自以为志向高洁,后世怎么看待,却各说纷纭。”
陶氏子听女子论调新奇,能言善辩,激起了辩论的兴趣。于是说道:
“不管后人怎么看,作为一个男子来到世上,总还是要做点事情才好。”
女子说:“那你也要看机遇,能不能遇到伯乐。就算有冲天之力,也得借风才能腾空。直钩钓鱼那个老头儿,如果没有文王,一辈子老死在河边也没人知道。”
陶氏子辩论不过,有些生气,说道:
“世上努力博取功名的人那么多,你怎么单单来责备我?”
女子说:“不是的,我只是喜欢你,所以来警醒你。垂涎富贵的人,就好比望梅止渴,蝇营狗苟,费尽心机,最后还是一场大梦,空度了美好的岁月。”
陶氏子说:“那我不取巧钻营,努力保持高洁,争取博取功名做个好官可以吧!”
女子说:“就算将来你有自己的祠堂,周围栽满柏树,还能怎么样呢?而且你不一定能做到那样。不如遨游在这松林之间,吃粗谷,饮山泉,和木石同伴,猿鹤同梦,比浮云更清闲,比流水更舒适。这样,还能延长寿命,直到百年。”
陶氏子实在辩论不过,于是说道:
“你说的话的确能够打动人的心扉,你是个隐者吧?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么高深的道理。”
女子说:“我是章台(借指柳树)的后裔,古时候倾慕我的人很多,现在很少有人问津了。”
陶公子又问对方有兄弟姐妹,或者朋友吗。女子回答说:
“有兄弟姐妹我也不想联系,煮豆燃萁的事还少吗?有朋友也不想来往,世风日下,朋友间除了出卖就算排挤。”
陶公子说:“如此说来,你独自住在这里是很快乐的了。”
女子说:“和在尘世中奔波比较,的确是快乐的。但每当凄风冷雨,月落花残,也会感到忧伤。不过,马上就会云开雨散,万缕阳光照射大地,蝉和野鸟一起鸣叫起来,心情就会陶陶然像喝了酒一样快乐。”
陶氏子拉着女子的手说:“细细品味你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但我还是不能留在这里。今晚有缘一聚,不要辜负了如此良宵。”
说完就要回船取被褥,想和这个女子一度春宵。女子并不拒绝,于是,陶公子拿来被子,二人在月光下遂成燕好。
民间故事大全会
民间故事,传奇故事,灵异故事,聊斋故事,志怪故事。悬疑故事,恐怖故事,民间怪谈,神话传说,古代故事,乡村故事,鬼故事。讲故事,听故事,民间故事视频。民间故事大全。
事后,女子再次劝说道:
“听我一句,留下吧!住在这山谷之中,和松萝为伴,木石为邻,早晨迎着清风,晚上踏着明月,没有一丝牵挂,万般俗事都和你无关。每天吹吹笛子,快乐的心飞到桂树的枝头,这就是神仙的日子啊!何必在豪门大院前低眉屈膝喘息,锁住自己的手脚。”
陶公子不置可否。
这时,东方已经发白,陶氏子要回到船上,临别问女子姓名。女子回答到:
“不必牵衣问阿娇,幽情久已属长条。禹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夜舞腰。”
陶氏子来不及仔细品味,匆匆回到船上。
天大亮时,陶彖要出发,陶氏子舍不得那个女子,想尽办法借故逗留。
到了晚上上岸,果然又看到了那个女子。他想带对方一起走,女子不高兴地说:
“我和郎君结交,是想和你开绿野之堂,结白莲之社,采武安之药,种邵平之瓜(借用典故,隐居山野的意思),到尘世上去,不是我的初衷。”
陶公子苦苦哀求,约定等父亲上任稳定后,就和女子一起回到这里。
恳求多次,女子才答应,隐身到船里,除了陶公子别人都看不到。
到了秀州一年后,陶氏子得了重病。恰巧元净法师路过,陶彖请来给儿子看病。
法师设置观音像,结跏而坐把那女妖召来问道:“你是哪里的妖怪来到这里。”
女妖回答:“我家在会稽的东面,汴山的南面,岩石遍布,草木苍苍。”
法师仔细看看了女妖,说道:
“哦,原是柳妖。我听说你已经得道,不再迷惑凡人,今天为什么缠着陶氏子。”
女妖微笑着说:“我和陶郎君有缘,想教他长生的方法,并没恶意。”
法师也没办法制服柳妖,于是念起楞严咒,让陶氏子清醒。
陶氏子如醍醐灌顶,收摄心神,决意和柳妖断绝来往。
柳妖看事情无法挽回,对陶氏子落泪说道:
“和你认识这么久,忍心抛弃我吗?算了,就此别过吧!”
说完作诗一首:“仲冬二七是良时,江上多缘与子期。今日临歧一杯酒,共君千里还相思。”吟诵完消失不见。陶氏子的病很快就好了。
故事出自明代志怪集《鸳渚志馀雪窗谈异》,脱胎于宋代夷坚志里的《陶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