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旁李信是个秀才,年二十尚未娶妻。他品行高洁,气质翩翩,平时除了读书尤喜放生。
某天,他又买了鱼虾亲自到湖里放生,正要解缆绳的时候,一个老妇人走来问道:
“李秀才到哪去?”
李信回答要去放生。老妇说:
“且住,老身特来给秀才推荐一个绝世美女。”
李信说道:“不要玩笑,哪有那么多绝世美女。”
老妇人笑道:“都说李秀才执拗,果然如此。我的确是受人之托,不是耍弄于你。釜山神女夜光娘子倾慕你的才华人品,派我来做媒人。”
李秀才摇摇头不相信,老妇人又说:
“如果不信,何不跟随我去见娘子一面?”
李信让老妇人上船,按她的指引,向一处划去。
约莫行了三四里,来到一处,荷花万顷,各种水鸟来往如织,几个村姑打扮的少女正在一条小船上采菱。
她们唱道:“采菱啊采菱,不要惊吓了翠鸟;采藕啊采藕,只羡慕成双成对的鸳鸯……”
少女们看到李信和老妇,招呼道:
“解姥姥带的郎君是夜光娘子的女婿吗?”
老妇人说“然”。一个少女说道:
“我们容貌不比夜光差,姥姥为什么不给我们找郎君?”
老妇人还没回答,李信笑道:
“算了吧!您是不是把这样普通的女子都称为神女?”
说着划船靠近,让老妇人上了少女们的船,自己鼓棹而去。
一个多月后,解姥姥再次登门拜访,她说:
“夜光娘子是天姿国色的神女,东海龙宫三太子路过洞庭,偶然看到夜光,为之神迷正准备下聘礼。夜光娘子因为你上次的无礼,赌气要嫁给龙太子,你现在弥补还有一线希望。”
李信摇头大笑。解姥姥只好离开,到了门口回头说道:
“不要后悔!”
李信不以为意。
转眼到了中秋节,湖边召开赏花大会,李信也荡舟湖上。
偶遇一艘小画舫,上坐一女郎,缟衣翠袂,云鬓莲钩,旁边的老妇正是解姥姥。
李信不由神移,连呼解姥。
女郎避入船舱,李信邀请解姥来自己的小船,解姥推辞道:
“老身连日给娘子赶制礼服,差点累死,实在没空闲聊。”
李信问道:“刚才的女郎是夜光?”
姥姥笑道:“正是那头如笆斗,貌如夜叉的夜光娘子。”
李信讪讪说道:“姥姥休要取笑。”
说话间,画舫已经调转船头,越去越远。
李信回去后,眼前总闪现着那女郎美丽的面庞,懊恼悔恨,竟然病了。
小仆找来医生,吃药并没见效,日渐严重气息奄奄。
小仆悲伤问道:“主人有什么愿望,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信虚弱吐出几个字:“解姥,夜光。”
小仆到湖边祈祷,解姥姥果然到来。李信双眼盯盯看着解姥,解姥姥会意,说道:
“秀才想必是思念夜光娘子,但是她已经出嫁,奈何?”
李信听了,一下没了气息。
解姥没说什么,径自离开,小仆正束手无策,一个美女忽然推门而入正是夜光。
她坐在床边,吐出一个弹丸大的白球,在李信唇边来回滚动,片刻后,李信悠悠醒转。
看到夜光,百病顿消,一下坐起拉住她的衣袖。
夜光娘子站起,侧脸挣脱,李信拉住不放,说道:
“不要走,我知错了。”
解姥不知什么时候也到来,她掰开李信的手笑着说:
“痴秀才放手,娘子大量不念旧恶,已经原谅你了。我说她已经出嫁全是戏言。”
夜光娘子转过脸来正色说:
“我和郎君有缘,以前的种种都是在试验你,正要和你百年好合,哪能再走?”
李信喜极,四顾房间也变了样子,器物床铺焕然一新。从此,夜光和李信做了夫妻。
有一天,夜光娘子对李信说:
“我不能生育,不该由此断了祖宗香火,你买个妾吧!”
李信说:“每天对着芙蓉一样的美女,一百年都嫌短,不自找烦恼了。”
夜光不再提这件事,不久自作主张买回一个小妾,模样和夜光有几分相似。
夜光娘子每天让小妾穿上自己的衣服,调教她模仿自己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
又过了些日子,娘子忽然悲愁地对李信说:
“我们的缘分尽了!”
李信惊讶地问缘故,夜光娘子说:
“我试验你的时候,假托龙宫三太子迎娶,龙太子已经知道。他又听说我的美貌,所以要来强夺。”
李信愤愤说道:“纵容是龙子,岂能强夺人妻?我要写奏表上诉于天。”
夜光说:“没有用的,只能武力解决。今晚你带着小妾躲到他处。一夜之后就会无恙。”
说完把小仆叫到身边,拿出一张符贴在他脑门上,吩咐道:
“你今晚拿着弓箭守在门口,看到湖上酣战,听到我呼喊‘破块子’就对着白衣人射箭。”
一切安排妥当,到了三更,一阵雷声由远而近,随即雨水唰唰落下。
回首间夜光娘子已经不在屋内,小仆手持弓箭紧靠门口,公众号:民间故事大全会。看到夜光穿着软甲和一个白衣男子在湖面上打斗。
白衣人吐出一片黑雾,夜光吐出一颗明珠对抗,照亮了湖面。
片刻后,果然听到夜光娘子的呼喊,小仆一箭射去,正中白衣人的腰部。
一声巨雷,白衣人变成一条龙飞走了。夜光娘子也变成一个车盖大的河蚌,沉入水底。
李信回来,听了小仆的讲述,惊讶之余,不由万般思念。
幸亏小妾和夜光有七八分相似,才不至于思念过度而生病。
故事编译自《夜雨秋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