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媳妇狐仙
老张家在村子里属于大户人家,家产十分殷实,土地拥有百来亩,家中的旅马成群,芦苇塘也是一片一片的。不过,老张家的儿子却不省心,为什么呢?张财主的儿子张二已经30多岁,岁数也不小,已经娶了四个老婆了,这四个妻子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全部患病离世。村里的婆婆说,张二命硬,虽然家境不错,但是却没有人再敢给张佳说没了。过了两年,离张家村子20里地有个张婆婆,他要给张二说媒,说他村子里有个姑娘叫张翠花,人特别老实,还能干活儿。张婆婆说这姑娘不错,于是就和张财主谈起婚娶的事儿。张财主一听连连点头,就告诉张婆婆。哎呀,有劳张婆婆啦,这姑娘人怎么样啊?嗨,张老爷,您就放心吧,姑娘的爹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这姑娘心地善良,也能干活儿,就是长得不好看。事到如今,张财主也不能挑了,就告诉张婆婆,没事儿没事儿,长得好不好看的倒没关系,只要人好就行。张婆婆一听也赞成,回去就跟姑娘爹妈给说了。张财主一家在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能做张家的媳妇儿谁不愿意?张翠花的爹娘很高兴,答应了。虽说翠花长得不好看,张财主也知道,但是没想到这丑也是分等级的,如果说这个丑的等级是十级,那么翠花就能排第九。结婚的日子选好了,老张家里热火朝天的准备。就在接亲的前一天晚上,张财主正要睡觉,从门外走进一个白胡子老人,一看就不是凡人。张财主连忙把他请进屋里内。老人微微一笑,啊,恭喜恭喜啊,明日就是你家娶亲,我就是为了你这个新儿媳妇儿来的,你这儿媳妇名叫张翠花,长得很丑可是。他不是一般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怠慢他,他可是你张家招财进宝的福星呐。啊,是吗?哎哟,多谢老先生提醒,您放心,我一定嘱咐内人和儿子绝不亏待内姑娘。老先生既然来了,咱一起坐下喝点儿。张财主就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两人就喝了起来。临近此时,这老人起身走了,临走前还特意再次嘱咐张财主,记住了,可千万不能怠慢他。张财主对老人拱手相信,哎呀,老先生,您就放心吧呢。老人没走,多远就消失不见了。大叔讲故事第二天,张二带人去娶亲,来到家门口,张翠花一下车交涉。伸出来还没落地就把张二给吓到了,从来没有女人有这么大的脚。张二吓得转身就跑。张财主见状,赶紧把儿子追了回来,连责骂代开导的,总算是把结婚的仪式弄完了。晚上入洞房的时候,张二就想了,唉,交大就交大吧,只要相貌说得过去就行。他颤抖着手掀开了翠花的红盖头,救命呐,随后拔腿就跑。这一晚上,张二没有回来。第二天,张财主派人去找,最后在镇上发现张二,张二说什么也不回去了,后来张财主亲自去找他。连打带骂,总算把儿子弄回了家,可是,张二却没和翠花同过一次房。张二的母亲看着翠花也别扭,这母子俩对翠花很是不好,张佳从上到下只有张财主拿翠花当个宝贝可是以他一人之力,又怎么能够保证翠花儿不受欺负呢?事实上,正如白胡子老人所说,翠花虽然丑,确实是张家的父亲。他进门不到两个月,张家养的几匹马就开始连声小马驹,而且那几匹马一次能生双胞胎,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呢。张佳把小马养大以后拿去卖。赚了不少银子,运输的买卖也越来越好,可是翠花儿没人疼爱,饱受冷眼相待。在嫁进来的第三年,病了,张财主请来当地最好的郎中看病,可是老郎中连连摇头。当天晚上,张财主就睡不着了,他想起白胡子老人特意交代过的话,就在这天晚上,这白胡子老人又来了,张财主把他请进卧房,这老人生气的说,哎呀你呀你呀你呀,我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怠慢了儿媳妇,你怎么就是不听呢?哎,如今那翠花时日已不多。你张家就如同落日,夕阳就要败家了呀,张财主一听,赶忙请求老人,哎哟,老先生,您费心了,请您帮帮忙啊,让翠花好起来吧。哎,玩咯,实话告诉你吧,这翠花本是狐仙转世,你们家的人呐,伤他伤得太深了,现如今就连我也劝不动他呀,老人无奈地说道。张财主无言以对,不断的给老人鞠躬致歉。老人摆了摆手,哎,不用了,看来这就是你们家的定数啊,就这样吧,过了三天,翠花儿就死了。走的那一天,张佳乐苇塘里养的芦苇成片成片的倒。一支支的湖里到处乱窜,就连家里养的马和驴也乱叫个不停。看到这样的情景,张财主只能干瞪着眼叹息,哎哟喂,我张家漂完了一个月后,张家饲养的马和驴开始生病,没过几天都死了,这仅仅只是开始。又过了半个月,一天晚上,张家的院子突然着火,火势很猛将,几十间房稍微灰烬,仅剩着几间老房子还在。张家人上下惊魂不定,人心惶惶。半个月后,张家的芦苇塘又着了火,一根芦苇都不剩,全部烧成了灰。张财主一屁股瘫在地上,夫人和儿子也慌了,着急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财主气不打一处来,你,你,都是你们做的好事。我千叮咛万嘱托的叫你们不要怠慢,翠花可是,你们就是不听,那这翠花可是狐仙转世,乃是我张家的夫亲,可你们娘儿俩却不听我的话,让翠花儿冷落至死。如今我张家的气数已尽呐,哎呦,要说起来,张家的底子很厚实,但是也架不住总。日出天灾人祸,不到三年,张家便门庭冷落,仆人一批一批地回了家,张家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后来,张财主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仅剩的几间土房子被夫人和儿子卖掉了,张财主的夫人和儿子也成了乞丐,只能四处讨饭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