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是一个小镇,一个小城市。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读到金庸和徐志摩的故事,知道他们出生在海宁的时候,我特别想到这个叫做大海的和平城市去寻找踪迹。
当时我以为海宁是东海附近的大城市。 后来才知道,海宁只是浙东的一个小县级市。 附属于嘉兴,紧挨着杭城和钱塘江,有古镇严观观潮和海宁皮革城。
只是后者因着“老板跟着小姨子跑了”的奇葩营销话术音响散布很多小城后这几年便更加迅速火爆,甚至赶超前者以及金庸与徐志摩的故乡。
所以每次提起海宁,我总是会联想起金庸先生,而跟我对话的人总是会提起海宁皮革城。
而最近的这一个月,我已经断断续续来到这座小城四次。之前的三次每次来过即返,而这次却在在这里驻足,并需要度过一个平安夜以及一个圣诞节。
住的酒店距离海宁皮革城3.5公里,金庸故居16.8公里,徐志摩故居3.5公里,盐官观潮胜地17公里,乌镇30公里。
而我哪里都没去,每日固定时间往返固定地点,做个优秀的敬业的社畜。然后在极速降温寒风凛冽的冬夜,裹着羽绒服,穿过小城,回到一个人的酒店。
海宁之名,始见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寓“海洪宁静”之意,以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最具地方特色。
硖天下奇观海宁潮因其潮高、多变、凶猛、惊险而饮誉海内外,白居易、李白、苏东坡等为之留下了千余首咏潮诗词,乾隆曾四次到盐官观潮,孙中山、毛泽东等一代伟人也曾来海宁观潮。
而我至今从未观过海宁的潮。不知道接下来的这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我是否还在杭城,是否还会来这座小城看这波的潮。
潮起潮落,如人生起落无常。小城的平安夜,获得一枚平安果。小小的仪式感的体验,心里微微有些小感动。却早已习惯平平无奇得去度过每一个节。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期盼每一个节日的到来,或许这就是长大的标志吧。
小城的平安夜也会堵车,红色的尾灯塞满整个高架。看上去有车水马龙的既视感。猪肚鸡的餐厅里猪肚鸡在锅里翻滚,白色的有竹荪、党参、黄芪及枸杞的汤底喝一口如同一碗煎得淡无可淡的中药,却在这个寒夜在火锅的水汽氤氲下感受温暖。
文婷和敏敏都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淮安及扬州,都是大运河上的关键城市。在火锅水汽的氤氲中,彼此交流着关于城市、工作及爱好的各种话题。半是真诚,半是尬聊。却也认为在这个平安夜能就这样坐在一起吃着一锅满是中药的猪肚鸡也是一锅缘分。
希望这一年能够平安喜乐,安度流年。临近35+的中年女子,很多的事情再折腾不起。
这座小城,以后还会再见。明天也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