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慈寺,地处繁华市中心,于红尘烟火最深处承续千年。从古至今,涵养着成都的雍容气度,如今位于市中心的大慈寺——太古里历史文化街区,为城市标识之地。
史载,大慈寺魏晋时便已有之。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攻陷长安,唐玄宗避难成都,难民跟随涌入城内。大慈寺僧人英干,在街头施粥以济难民,为国祈福。玄宗深为感动,遂御题“大圣慈寺”匾额,赐田千亩,扩建大慈寺。令出家云游至蜀的新罗国三太子金和尚无相禅师为立规制,共有九十六院,为当时四川最大寺院。成都人时称为“太子寺”。唐宋时,大慈寺极盛,每逢庙会更加热闹。寺前形成季节性市场,如灯市、花市、蚕市、药市、七宝市等,绕寺的解玉溪两岸还形成了热闹非凡的夜市。
明宣德十年(1435)大慈寺毁于火灾,再建,明末复毁。清顺治间重修,知府冀应熊题书“大慈寺”匾额。清初,高僧丈雪通醉和懒石觉聆带领众人再兴寺院。如今的基本格局,为智信(真印)和尚1867年至1878年修成,约四十亩。1958年,成都市修东风路剖开寺院,寺院规模再次缩小。2004年4月8日,大慈寺重新开放。大恩法师荣膺大慈寺当代方丈,寺院再次中兴。
大慈寺有着极其深厚的佛学底蕴,历史上高僧辈出。宝掌、玄奘、悟达、惟简、竹庵、道隆、觉聆、无相、万慧、自信......均为教门中流砥柱,辉耀史册。其中宝掌、玄奘、无相、道隆、万慧等祖师更促进了世界佛教文化交流。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氛围,深厚的佛学底蕴,神奇的传说,让大慈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