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元代的泰定年间,杭州府外有一个名叫河桥镇的地方,镇子旁边有条河,河上面有座桥,因此得名河桥镇。
河桥镇上住着一位姑娘,名叫柳玉娘,是这个镇上一等一的美人儿,眉如远山,目如点漆,杨柳细腰,弱柳扶风,皮肤嫩的都能挤出水来。
玉娘虽然生的非常美貌,父母也十分疼爱她,但是她一点也不骄纵,反而是温柔贤惠,吃苦能干。才几岁大,就知道帮着母亲分担家务,再大一点,母亲去世了,玉娘就包揽了全部的家务,让父亲可以安安心心做生意赚钱。
邻居们都夸柳家养了个好女儿,按说这么好的女孩,那早该有人上门提亲了。可玉娘如今已经20岁了,却还是待字闺中,并没有嫁人。
这天中午,玉娘拿了一篮子衣服去河边洗,如今正是盛夏季节,太阳高悬当空烤着大地,河边也没几个人,大家都嫌太热,都回屋歇着去了,等下午太阳下山了才会出来活动。
可玉娘一点也不怕热,她把衣服放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先试了试水温,皱了皱眉头,虽然太阳这么大,可是河水她觉得还是有点凉。然后就拿出捣衣杵开始捶打着衣服。
这时候,远处走过来两个人,其中有个年轻人,肩上背着个书箱,还有个年长的斜挎着一个小木箱,两个人都拿着箱子出来的,在那个年头,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看病的大夫。
玉娘远远看见了那两个人,心中嗤笑一声,这么毒辣的太阳也不知道躲一躲,有什么事这么急着赶路,然后她就继续捶打衣服,也没太在意。
谁知那两人走近之后,年长那个忽然大喊,快去抱住她,越紧越好。年轻的那个赶紧把书箱一扔,飞奔着跑到玉娘身边,一下就把她给抱住了。玉娘猝不及防,被一个陌生男人给抱住,立刻惊呼一声就要挣扎。
这时候年长的那个也快步走了过来,对年轻人就说,你抱住她,千万别让她挣脱开。那个年轻人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他十分听话,胳膊上立刻就用上了劲,使劲抱着玉娘不撒手。
玉娘那哪里挣扎得开呀,她就放声呼叫, 她这一叫,附近的人全都跑了过来。一看到这个情景,纷纷指责那个年轻人,说道,你干嘛呢?光天化日之下在这耍流氓。
这时候玉娘的父亲听见呼救声也赶过来了,一看自己女儿被一个陌生男人给抱住了,气得他火冒三丈,立刻就要上前拉扯。旁边那个年长的人赶紧拉住玉娘的父亲,赶紧就冲他施了个礼说道,我是个大夫,你女儿重病缠身十分危险,我不得已才让我侄子抱住她。
玉娘父亲听了,他不由得停住手了,上下打量这个年长的人,又看了看那个年轻人,不太像是流氓,他就开始问了,你怎么知道我女儿重病缠身的呢?这时候玉娘也停止挣扎了,任由年轻人抱着她,低着头不说话。
年长的人就开始说了,此地说话多有不便,可否到您家中去坐坐?玉娘父亲犹豫片刻,便点头同意了,伸手拉过女儿就往前走。这年长的大夫立刻跟上他们,年轻人则把玉娘没洗完的衣服拿上,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玉娘家,年长的人还挺自来熟,自己搬了把椅子,就坐下了,开口就跟玉娘父亲说,我叫朱丹西,是雾州人,正要去杭州寻师访友,路经此地,见你女儿神色拘谨,时常皱眉,显然是在忍受着痛处。而且她洗衣服时手脚不协调,经常大喘气,必是较为严重的寒症。
走近再一看,发现她嘴唇发紫,手指僵硬,明显病症正在发作,我身边没有多余的衣服,情急之下让我侄儿上前抱住她,一是,让她离开寒凉的河水,二是,也为了让她快速暖和起来,以免在河边发病。
玉娘父亲听了朱大夫说的话,愣了半天,忽然扑通跪倒。玉娘一看父亲跪下了,也赶紧跟着也跪下了。玉娘父亲就哭道,求朱大夫救救我女儿吧,我女儿的病症的确是无人可医,都说她最多只能再活三年了。
这些年来我为她四处求医问药,可没有一个大夫能治。玉娘听着,也跟着往下掉眼泪。朱大夫赶紧伸手把玉娘父亲扶起来,杭州离你们这儿不远,你没带女儿去杭州看病吗?玉娘父亲就说,去了,找了好多大夫都说治不好。
朱大夫又问他们,那你们找过罗大夫吗?罗之替罗大夫。玉娘父亲说,找了,我带玉娘去找了三次,都没见到罗大夫,不是他出门云游,就是被王爷招走了。
朱大夫一听,低头沉思不语。这时候,朱大夫那个侄子抱着一大堆衣服走了进来。玉娘父亲一见,立刻伸手拉住他的侄子,对朱大夫说,你能知道我女儿病症,必然有治疗的法子,我情愿将我女儿嫁给你侄子做老婆,我这家产可以全都给我女儿做嫁妆,求朱大夫你救救我女儿吧。
朱大夫的侄子一听,满脸通红,怀里的衣服放也不是,抱着也不是,玉娘一看父亲这么说,她也哀求朱大夫,小女自幼生得怪病,怕寒怕风,近日来越发手脚僵硬,要是您能医治我的病症,我愿嫁给您的侄儿为妻,孝顺您到老。
然后又抓住他侄儿的手,你刚才抱过我了,要对我负责。他那侄儿完全不知该怎么办了,就一直眼瞅着自己叔叔。朱丹西一看,忍不住咳了两声,伸手捋了捋胡子,就跟玉娘父女俩说,我此次前来,正是要拜罗之替大夫为师。
你女儿病症十分古怪,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医治,可以先开一副方子试一试,至于亲事嘛,不急不急。玉娘父亲一听就急了,怎么能不急呢?你侄儿若是不肯娶我女儿,你必不会尽心医治她。
我看你这侄儿并不是个登徒子的样子,他今日听了你的话,就毫不迟疑去搂抱我女儿,可见他性情纯良,要是跟着你,必定也是医术高明。不行,你今日必须给我个准话,我这女儿你要不娶,我就去告官,说你当众非礼我女儿。
朱丹西一瞧,赶紧安抚安抚吧,让他消消气,这儿女亲事怎能随随便便就定下的,也得问问两孩子的意思。玉娘立刻就说,我愿意,再一看朱大夫的侄儿,低着头被玉娘抓着手也不放,一看叔叔盯着自己,仓皇点了点头说道,但凭叔叔做主。
朱丹西笑了,心想,你这小子抱人家一下就动心了,既然如此,就跟玉娘父亲把婚约定下来了,约定治好玉娘之后,就会让侄儿迎娶玉娘。
随后他让玉娘坐在桌边,伸手给她把脉,仔细的斟酌了半晌,这才提笔写下一张药方,跟玉娘父亲说,这副药温阳化气,让玉娘先吃着,三天之后我再来看她。可这玉娘父亲把他当救命稻草了,说什么也不肯放他走,坚持让朱大夫叔侄俩都给住下。
朱丹西心里明白,人家是怕咱们叔侄俩跑了,现在怎么劝他,怎么再跟他解释,一点用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就先答应着吧。
三天之后,玉娘的病症果然有了些许好转,朱丹西又仔细斟酌着换了张药方,同时让侄儿去给玉娘做艾灸熏蒸。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玉娘竟然真的好了很多,关节也不疼了,遇水啊、风啊也不觉得凉的难受了。
只是她这病已经有20年了,胎里带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痊愈的,还得长时间慢慢调理,这可不是着急的事。
玉娘父亲十分高兴,把嫁妆单子都给列出来了,朱丹西一看,把他看的是目瞪口呆,想不到柳家竟然这么富裕,泼天的富贵,要不是此次奇遇,自己这侄儿那是万万娶不到如此富裕人家的女儿,原来自己还真占了个大便宜。
之后,玉娘父亲又亲自陪着朱丹西去了趟杭州,找到了自己在杭州的堂兄,让堂兄出面作保,介绍朱丹西去罗之替门下为徒。朱丹西这才知道玉娘父亲的堂兄是谁?原来是位从五品的朝廷命官。
幸亏有这个朝廷命官出面作保,否则想拜在名医罗之替门下还真有点难度。没过多久,朱丹西的侄儿跟玉娘就举行了婚礼,夫妻俩一起跟着朱丹西学习医术。
一年半以后,罗之替罗老大夫去世了,朱丹西安葬了师傅,带着侄儿侄媳就回老家了,从此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成为元朝的一代名医。
故事结语:朱丹西跟侄儿赶路途中也不忘细心观察,发现病患立刻出手救治,也因此给自己侄儿寻得了一门好亲事,间接的帮助了自己拜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