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友人都迈入30 岁大关,有些人一毕业就进了同一间公司,努力拼搏成为小主管;另外有群人跟我一样,浮浮沉沉,试着从生活中找到不同的乐趣,生活中每看到浮木便想尽可能牢牢抓紧,舍不得放掉。
选择在大公司力争上游的人,自己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工作,却看不到终点在哪,开始质疑努力的目的,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得不到满足感,每天得过且过,可舍不得放下过去曾付出的那些心血,也无力再向外寻求更好的机会。
生活中浮浮沉沉的人们,曾以为过去所做的种种选择是忠于自我,同一时间也限缩了未来的可能性。而到最后,发现自己能做的变得非常有限。过去会让我们开心的种种,如今也变得不是那么开心了。
而我们的共同点,便是开始质疑当前自己所做的选择,从工作到人生。
每天工作不顺、遭上司客户刁难,下班后瘫软无力提不起劲,一直嚷嚷着想换工作却从未真正开始执行,我们像是突然被点醒,开始自问为何会做自己正在从事的这份工作?你是有意识的选择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意义或是薪水?当然,这没有标准答案。
还真的有烂工作
我不会说「烂工作不存在,一切看你怎么想」这种乡愿的话。烂工作在我们的社会中确确实实存在,而且还不是少数。但所谓的烂是主观的,没有一定的标准。
对我来说,一味要求员工共体时艰,却从未站在员工角度想,都可以算是烂公司。
一间好公司要对社会发挥正面影响力,从善待员工开始。虽然真的很少公司做得到,这不是因为我是员工才说这话,善待员工我觉得不光只是谈薪水,要让员工感觉到重视,能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与资源,他们进而也会了解外面找不到更好的环境,愿意继续为公司付出。
当然,每个人在选择工作时,都有自己的权衡。我如果把薪水放在首位,自然不会管其他的因素,以能把薪资尽可能冲到最高的地方为主;我如果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当然薪资相较起来较差没关系,可下班后勿扰时间要非常明确。
即便公司再如何主张员工是资产的一部分,作为员工,我们也会知道身边的人来到不同阶段,对于职涯会有不同想像。来来去去是事实,毕竟人就是最大的变动因素。除非你今天相当认同一间公司的愿景,愿意耗费一生去帮老板实现他的梦想,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想,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劳资双方互不信任的基础上吧,虽然在讲求绩效和成本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谈人的确是不太适合,不然现在也不会有人谈人本资本主义,可如果真能实践,历史也不会一直不断重演,我们也不会记取教训,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了。
意义源于自己
多半的工作透过一些附加价值让我们感受到自己被这家公司重视,身旁人的认可进而变成一种成就感,公司招牌、职位头衔、高薪、上司的认可等等,所以让很多工作不具有这些标签的人,也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具价值跟意义。
可劳工技术性的工作,往往是直接透过实质的回馈帮助整个社会运转,如帮助处理垃圾回收的人员、餐厅员工、机车维修行、缝补鞋衣等等;而多半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到了某个阶段,也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取代性,也会开始思考要去做一些具有技术性的工作。
我们所选择的工作,某种程度上都会对我们周遭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人的一生会不断追寻不同形式的意义,可回过头来,意义自己给自己的,终究一切都会回归于心。既然面对哪条路都会产生质疑,何不选择自己可以走得最开心、疑惑最少的那条路。
所以工作真的有意义吗?
最近接触斯多噶哲学后,发现看世界的角度不太一样了。因为教育体系与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关系。即便出社会后,我们仍多半会向他人寻求认可,可真正的认可是自己给的。
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主管、甚至是同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撇除这些因素,一份工作适合自己与否,应看你对自己的定位为何,又或是不妨想像一下,在这间公司或是这份工作,你的权限和最大能力的发挥会是什么样子?而那个样子的自己是不是理想中的模样?如果不是,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很多时候我们被身旁的环境影响很深,大家都沦于惯性抱怨,却从未审视自己职涯的真正渴望。
为自己做的事情真正感到骄傲或许很难,但可以试着从眼前可控的一切开始,放下不可控的一切。而你会发现,自己执着想紧握的一切,似乎也不如它外表看起来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