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成绩不好的人做朋友,他们没有未来。你多拿一分,你就可以淘汰两千人。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对于很多亚洲人来说,《年少日记》是恐怖片,它让人回忆起自己面对父母和老师时的恐惧和羞愧、无知感,被成绩决定个人全部价值后的无力感,和自己也曾将成绩不好的同学视为败类的丑态。
他对我来说本来是同学,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些我们都有,有时我们也能互相合作。他的脸很可爱,圆润的西瓜头、小巧的五官、圆圆的下巴,而他也总是对身边人微笑。可是和他做朋友会有很多坏处,他有成绩不好的精神病,我会被他影响成绩,我们说话他也不可能听得懂,他成绩不好这件事让人觉得——很脏,他留级了一年也什么都没有学会,我只想把他清理干净。
我想如果我没有成绩,我的未来会是绝望的,我已经拼命努力、自律、成长,可是在今日的成绩排名面前都是可笑的,我觉得我好无足轻重,即便活下去,我也不一定能再答出更好的试卷了。
在以成绩决定出最合格者的评判机制中,我们的一切判断都成为了阅卷本身,一个人是否值得善待取决于他的成绩,一个人是否值得幸运也取决于他的成绩,我们无法容忍成绩不好的人被社会接纳,因为我们容忍枯燥沉闷的学习的唯一原因是不学习就会完蛋,只有学习才有出路。
电影汇集了唯评分机制中各种人的声音,它们串联我们从被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一生,这个过程极为痛苦,所有人都会在其中任意阶段突然后悔莫及——为什么我们全班同学都在笑那个上课睡觉的孩子,为什么我要不断践踏儿子的自尊将他逼上死路,为什么他受自己的牵连被打我却没有保护他。
而那个跳楼的十岁小孩也会在天堂中后悔,自己并没有因为死而让他的父母开心,他没能早一点想明白让所有人不开心的原因。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电影,它没有让观众陷入仅仅对父母或老师或教育机制本身的痛恨,而是带着沉重的忧伤去反思,并去肩负我们的责任。我的朋友说这部电影不能让他痛恨谁,“每一个人都值得同情”。而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中“坏人”都在忏悔他们的罪过,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对唯评分机制的反思已经激起了我们爱的勇气。
但阻止我们播种爱和善意的评分制并非本作的唯一主题,我们心中本有的爱也是主题之一。所以也不难理解导演为何会耗费全片90分钟之中10分钟的时长去讲和成绩没有关系的老师和他妻子的爱情故事。但电影中两个使我动容的桥段分别来自主角兄弟之间和师生之间。主角兄弟俩巨大的成绩差距也疏远了他们,对于弟弟来说,成绩不好的哥哥和自己无关,未来的道路不同,现在的发展也不同,除了一起吃饭、上课、睡觉外没有一件事不是浪费。作为教作业的报酬,哥哥要带弟弟去他的秘密基地,而在秘密基地可以大声呼喊自己的秘密,没有人会听见。弟弟随着哥哥来到玩具店,来到车来车往的马路,最后来到了天台。兄弟俩此刻感到不可思议,两个人一直没有松开手,一起买了游戏机,一起来到天台大声呼喊秘密,同时他们感到欣喜,明天对他们意味着崭新的。他们抛开成绩,终于发现,他们原来分享着很多同样的感受——对父母的爱,学习的枯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电影的结尾,站在冷冰冰面对自己的同学们面前,老师准备好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他想让同学们知道,他的成绩也并不顺利,他的家庭也有问题,将老师身份之外的自己向同学们袒露以后,他想让同学们明白,成绩之外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没有意义的。他的话开始弥补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更多的学生联系老师倾诉心事,而一直成谜的遗书作者他再也不需要跳下天台了。
又名: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