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辈人说,早先年在船厂有个打鱼的,他在松花江里打上来一条金红色的鲤鱼,没舍得吃,也没敢卖,就献给了吉林将军。
吉林将军也是头一回看见这样好看的鱼,觉得这是天赐给这地方的宝物,就命令奴仆,做了一个金牌子,他亲手写上“放生”的字样,挂在金红色鲤鱼的嘎鲤上,又命人把这条鱼放到龙潭山的水牢里养起来Q
转过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有人来给吉林将军送礼。这位将军看到礼物,很吃惊,怎么又是一条金红色的鲤鱼!这条鲤鱼比去年那条大一些,金光、红光闪闪发亮,真好看。吉林将军低下头仔细瞅瞅,奇怪啊,这条金红色的鲤鱼的嘎鲤底下,也挂着一个金牌子,再仔细一看金牌上的字,正是自己写的。啊!原来这条鲤鱼就是去年放生的那条金红色的鲤鱼。他忙问,“这鱼是从哪条河里打来的? ”送礼人说:”是从乌拉街那边河里打上来的。”
吉林将军琢磨来琢磨去,纳闷儿,这条鱼怎么能从龙潭水牢里游到乌拉街松花江里去呢?他寻思应该派人到水牢里仔仔细细查看查看。派去的人回来说* “水牢的东北角上有个洞,洞里分两股岔,一股逋到龙潭山北坡,一股通到乌拉街的松花江。”
这水牢挺怪,多大的雨,水不满;多旱的天,水也不见少。从这,龙潭山上的水率能通到松花江的传说就流传了下来,水牢也就更出名了。
讲述者,陶印荣男58岁满族吉林市
退休干部初中毕业
采录者?王洪烈男46岁文化干部
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1988年3月2日
采录地点,吉林市龙潭区土城子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