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这么两口子,男的给财主家当长工,成亲好几年了,没在一块儿过过一个团圆年。
这一年三十晚上,媳妇说, “我说你呀,去跟东家说说,今儿个晚上,就别去东家干活儿啦,借点儿面,借点儿肉,咱俩一块过个团圆年吧!》男的说:“好吧,听你的,我这就跟东家说去.”他们和财主住在一个屯子,相隔不远,不一会儿,长工拎着二斤面、二斤肉回到家里。两口子忙活剁馅子,包饺子,准备接神。
饺子包好了,不多不少,正好一盖帘儿•接完了神,就去下饺子。饺子下了一半儿,还没等烧开锅呢,灶前的柴火没了.长工媳妇到外面抱柴火,回来掀锅一看,锅里的饺子一个也没了。她觉得很奇怪,把剩下的那半盖帘饺子又下到锅里,长工媳妇是个有心计的人,饺子哪儿去了,她要弄个明白.她又假装去抱柴火,走出房门,回身悄俏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儿,偷着往里一看,只见从灶王爷的牌位上伸出一只大手,正从锅里捞饺子呢。啊,原来是灶王爷干的好事!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灶王爷的大手,说工
“灶王爷,今几个你要说个明白,我好不容易包顿饺子.你都捞一回了,还要捞啊!“灶王爷说,“事出有因,可我不能对你说.”长工媳妇说,“你不对我说,我就不放开你。“灶王爷势逼无奈,只好说:“这事儿,我也不知道,我是个穷神,啥也没有,你去问问财神吧!"长工姒妇问工“那财神在哪儿呢? "灶王爷说$ “出门往西一百步〉他现在正从那里路过.你可要记住,他们一共三个人。第一个骑红马、穿红衣的,是喜神:第三个骑黑马、穿黑衣的,是丧门神$当间儿那个骑白马,穿白衣的,就是财神. 你抓住他,他要不告诉你,你就别放他。“长工媳妇说, “那好吧,谢谢你啦! »
长工媳妇放开灶王爷的手,就出门往西走去o走了一百步,果然见喜神、丧门神,财神一起骑着马走过来了。她认准了骑白马,穿白衣的财神,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使劲往马下拉o财神一惊,说:“你拉我干啥?”“拉你,因为你是财神!我想问问你,我啥时才能不受穷? ”财神说「正因为你是穷人,我才不能让你发财厂长工媳妇说:“让我发财不发财是你的事儿,不过,今几个你得告诉我啥时候不受穷,我才能放你走! ”财神爸没法儿,忽然想出个办法,叹口气对长工媳妇说,“这样吧,我这里有三根金条, 是人家客(qie)来生的。我借给你三十年,到时候你还给他就是了。”说着,财神从腰里掏出三根足有筷子那么长的金条,交给长工媳妇,告诉她,“你回家后,用红布抵它包好,放在炕席下面,需要用时,就剁下一截儿。切记,不要一次剁完连根儿都用了,到时候就没有金子还人家了。” “嗯,记住了。”长工媳妇答应着接过金条,才瓶手放走了财神。
长工媳妇半信半疑地回到家里,拿过菜刀,剁下一小块金子交给丈夫,准备买些柴米油盐,其余的金子用红布包好,放到炕席底下。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夫妻俩早早起来,掀开炕席,打开红包一看,还是三根一般长的金条,那根剁去一截儿的金条又长出来了。就这样,三根金条成了剁不完、用不尽的宝贝。这夫妻俩买了房子、买了地,H 子过得兴旺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了。
转眼三十年到了。一天,长工媳妇拿出金条来,对丈夫说:“你把这三根金条还给人家客来生吧。”长工说* “我也不认得客来生啊,叫我到哪儿去找哇! ”媳妇说:“咱不能花昧心钱,有借有还麻!不知道客来生住在哪儿,你就走走访访呗。访着了就把金条还给他,也算了去一件心事,访不到,你可千万别回来!*长工觉着媳妇说得有道理,就带上金条出门上路了。
长工一路上走村访村,过屯访屯,整整在外面访了一年也没访着。一天,他正在路上走着,天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上哪儿去避避雨呢?他一拾头,见一棵大柳树后边有间破草房,就急忙走过去敲门。门开了,是一位头发都白了的老太太。长工说【“老人家,我是个赶路的,遇上雨了,请方便一下,叫我避避雨吧J 这老太太是个热心肠的人,听来人要避雨,忙说,“快进来呀,谁还没个出门的时候y 快进来吧。»长工跟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问* •吃饭没有? “长工说$ “没有.”老太太就忙着烧火做饭•等长工吃完了饭,天就渐渐地黑下来,雨还没停.长工看看外面,雨还在“哗哗"地下着,又看看屋里,这屋也实在太小了,只有一铺炕,老太太还有个腆着大肚子的儿媳妇,这可怎么住下呀!长工要走,老太太说啥也不让.“我儿子前几天没了!他比你的年纪还大呢。这样吧,你就挨着我睡。“长工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还没等睡觉呢,老太太的儿媳妇要猫月子了。长工对老太太说£ “老人家,你看哪儿有柴火垛啥的,我去那里猫一宿吧! ” “哎呀,你看我这小屋小棚的,哪还有柴火垛! ”老太太说,“谁家还不养儿养女的!那样吧,你就在地上那堆柴火上坐坐吧。”这边长工背过脸坐在柴火上,那边老太太的儿媳妇就生了,是个大胖小子!老太太高兴得了不得,抱起孩子就要给起名。叫啥呢?老太太说* “咱穷人家没啥忌讳,你看,今天来客了,他就生了,就叫‘客来生,吧! ”长工在一旁听了,心说,啊,他叫“客来生”,我总算找到他了!
第二夭,夭也睛了,老太太早早给长工做好了饭菜。吃了饭,长工临走时,从腰里掏出三根金条,放到桌子上.老太太见了说,“你在我这儿住了一夜,总共吃了两顿饭,也没啥好吃的,还给我三根金条,我讹你是咋的?不要!不要!“长工见老太太不要,只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老太太$ “这三根金条,是三十年前我妻子从财神爷那儿借来的,说这是‘客来生'的。今儿个我总算找到他了,当然得物归原主。》长工耙三根金条还给“客来生”,高高兴兴地告别了老太太,就顺着原路回家了。
讲述者,张玉芳女75岁汉族四平市挈务' 不识字
枭录者,张玉林男56岁西平市铁西区文化馆干部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 1986年
采录地点£四平市
附:异文
从前,有一个山东老客,骑着马到关外经商.
一天晌午,太阳火辣辣地晒人。他把马拴到道旁一棵树上,自己坐在树荫下乘凉。这匹马用前蹄把地刨了个坑,发出“通通”的声音。商人一听,空声空气的,心里奇怪,便拣了一片石头挖起来。一挖挖出一个铜匣子,盖儿上写着“门后生”三个字•打开盖儿一看,全是金砖。老客心想,我现在正用钱,我借一块吧,便拿起一块揭进衣袋。,多年后,老客发了财。临终时,把儿子叫到床边,喝咐说. “咱有一笔帐,你去还•欠 “门后生,一块金砖……”没等说出地点就咽气了。
老客儿子带着一块金砖就出发了。走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门后生这个人.
一天,傍黑的时候,他走到一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道旁有两间小我,他就上前敲门。来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问清了是来找宿的,老太太忙把老客儿子让
进屋里0老客儿子一看,这家只有老婆婆和儿媳两个人,就想走.老太太拉住他说,天晚路荒的能到哪儿去,天亮再走吧。老客儿子只好住了下来,娘俩给他做了一顿饭吃,让他在屋里歇息,婆媳俩睡在外屋。他走累了躺下就睡了。睡到半夜,他被一阵哭声吵醒了。原来,媳妇要生孩子,外屋有风,又不好进里屋来,后来,实在没办法,娘俩便悄悄走进屋里,藏在门后,孩子降生了。孩子的哭声把老客儿子吵醒了,只听老太太小声说3 "这孩子命真大,生在门后,小名就叫‘门后生'吧! »老客儿子一听,一下子爬起来,高兴地喊道, “哎呀,我可找到门后生了1”随即把金砖掏出来,放在桌子上,说.
“这是我父亲欠门后生的一块金砖,请收下吧(公主岭市)
讲述者,张玉芳女75岁双旗公主岭市室务不识字
采录者,张树# 男48岁汉族文化千年
采录时间* 1987年
采录地点*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