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半拉子,姓啥叫啥,谁也说不清,他从小就给财主家打活。
小半拉子没爹没妈,没亲没故,心里闷得慌时,就找来一支箫吹吹,用来消愁解闷儿。
“戏法儿靠变,本领靠练.”小半拉子今天吹,明天吹,天长日久,那箫吹得这个若唠,简直跟说话一样。天上飘的云彩,林里飞的小鸟儿,山上跑的小鹿,河里游的鲤鱼,只要小半拉子一吹箫,都要停下来听上一气儿。
一晃儿,小半拉子在财主家扛了十来年活,都成大小伙子喉,可大伙儿还叫他“小半拉子*。 ,
这年老秋,财主让小半拉子看场院。夜里下了一场大暴雨,天头更冷了,小半拉子就钻进稻草垛里去暖和暖和.他刚想把箫拿出来吹吹,忽然,飘来一阵悠悠扬扬的箫声。这箫吹得那个好啊,就连小半拉子听了也服气。干啥就希罕啥,小半拉子一听这箫声,翻身从草垛里钻出来,也顾不得看场院了,循着箫声就找了过去.原来在对面江沿儿停了只大船,箫声是从那船舱里传出来的。小半拉子坐在江这沿儿听9听着听着心就痒痒了,寻思,我得给它对上呀I小半拉子也把箫拿出来了,船上吹L曲他便对上一
曲,给上学燕语,他就学莺啼,船上吹《秋霜过雁》)他就吹《夜月啼鸟》,他俩把月亮都吹出来了!吹着吹着,两个人用箫一问一答地对上话了。船上用箫问, “你是何人?“小半拉子寻思,我连个姓名都没有,要说是小半拉子多不好听,就用箫回答.
“我是称(没〉家公子。”小半拉子用箫问, “你是何人?为啥到这里?“船上也用解答,“我姓王名凤仙,是王丞相之女,因遇暴雨暂停这里。*这工夫,管家的在场院里喊上了3 "小半拉子,小半拉子! ”没法,他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大船就起锚开走了。王凤仙回到京城可就害上了相思病,一心想见到称公子。王丞相就这么一个千金小姐,宝贝疙瘩一个,王凤仙这一病,把老两口子急坏了。京城里的名医都请遍了,可姑娘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这天,姑娘她妈坐在床前给女儿喂药,当妈的问,〃孩子,你是不是有啥心事?快跟妈说说!•姑娘就把在河沿儿和穆公子对箫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妈说3 “我这就和你爹说去,先想法儿把穆公子找来再说。”
姑娘她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王丞相说了。王丞相听后,心里虽不乐意,但是女儿巳病到这个份儿上,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当即打发人,马不停^地去找穆公子。哪有什么穆公子呢!顺着江沿儿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一个会吹箫的穆公子来。姑娘的病眼看不行了,王丞相的手下人给出了个主意,派人四处贴告示,谁能和姑娘对上箫,治好她的病,就招为相府女婿。告示一贴出来夕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小半拉子住的老榆树屯。小半拉子听说后,寻思3招亲不招亲不打紧,可这姑娘能吹一手好箫,死了怪训惜的。就忙三迭四地跑回来对东家说,要去京城对箫。东家一听,说* “哈哈,你没尿泡尿照照自己是个啥样子?凭你个穷小子还想品箫招亲,当相府女婿?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东家不让走,可小半拉子有小半拉子的主意,半夜里他把箫往屁股蛋儿上一别,顺着江沿大道就往南奔下去了。小半拉子穷得丁当山响,这一路上怎么办?好办, 靠吹箫卖艺呗!渴了捧两捧江水喝I饿了,买两个烧饼填填。小半拉子赶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赶到了京城,他就直奔相府。到了相府门前,把门儿的斜着眼撇着嘴,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又打量,才说了一句话$ “过三天后再来。*小半拉子没法儿,只得就近找个店住下,嘴1原来店里满荡荡的,住的全是来品箫招亲的©小半拉子隈里没几个钱,只能和店里的老马馆住一铺炕。
,到了第三天,该品箫了. 丫鬟扶小姐在东楼坐着,楼前放了个隔山照o啥叫“隔山照”?就是一面大镜子,小姐坐在楼上从镜子里就能看清来人的相貌。来吹箫的人挨个地在楼下吹,吹一个走过去一个,人都过得差不多了,可小姐还没点头,把她妈急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就剩小半拉子了。他拿起箫来,就把当初在江沿对箫的曲子吹了一遍Q小姐一听,当时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说,“妈唠,我的病全好了产把她媒乐的,当场就把小半拉子留下了•
谁知好事难成,王丞相上朝回来,听说选的是个穷小子,心里就老大的不痛快0把他叫来一瞅,面黄肌瘦,穿得破衣罗蓑的,哪是什么穆公子!他越寻思越上火,把胡子一捋,气哼哼地说g "你这穷小子,你是哪家的穆公子?,小半拉子说:“丞相,小人当初对箫句句是实话,我本来就是没家的公子嘛『一句话把个王丞相顶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 “老夫今天看你年幼无知,赏你十两纹银,快回去吧J
小半拉子本来并不想招亲,当初来京城,只想着给小姐对箫治病,见王丞相不讲信用,可把他惹火了,说, “常言道,'出言难悔,驷马难追,,丞相贴出的告示……”
王丞相不等小半拉子说完,就叫家丁们推的推,拽的拽,拳打脚踢,把小半拉子打得鼻青脸肿,扔出了相府门外。
店里的老马馆听说小半拉子选上了,正在外面等他呢。只听一声门响,小半拉子被扔了出来,鼻口蹿血,他赶忙把小半拉子背回店里,又是饮水,又是灌药,费了好大劲,总算把小半拉子救过来了。可打从这儿,小半拉子再也起不了炕啦,朝天每日地喊肚子疼。小半拉子没钱,老马信也抓不起药,他一喊肚子疼,老马信就用个酒杯给他在肚脐上拔上一罐子。肚子是不疼了,可是病却没见减轻,没过半月小半拉子就死了。
自打小半拉子死后,老马憎总是捧着那个杯子掉眼泪。到第七天头儿上,老马伯打了半斤酒,又买了点儿香纸,祭奠小半拉子。说也奇怪,老马值刚把酒倒进给小半拉子拔豳子的酒杯里,那酒杯就咿咿呀呀地发出了声音,那声儿就和小半拉子吹的箫声一模一样,那个悲呀!就连石头人听了也会落下泪。原来小半拉子的精血都吸到酒杯里了。
再说王凤仙,满心欢喜,正等着和小半拉子或亲理,忽然听丫鬟跑来说, “老爷嫌小半拉子穷,把他轰走了。.小姐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响,两眼发黑,两脚飘轻,一头栽倒地上,人事不省了,直到第二天才苏醒过来。她妈一见女儿醒了,赶忙说,“那人不是公子,是给人家扛活的小半拉子!”姑娘说】“人生在世,知音难求。他再穷,就是吃糠咽菜我也甘心情愿。”当妈的心肠软,怕女儿再有个三长两短,就去央求王丞相。王丞相说,“就是她死了,我也不让她嫁给小半拉子产
可怜姑娘的病一天重一天,眼看就不行了.这天,她妈趁王丞相不在家,便偷着让丫鬟去打听小半拉子的信儿,打听到老马值那儿,才知道小半拉子死了十来天了Q老马fg把酒杯能发声儿的事和丫鬟说了,还让她把酒杯带给姑娘。
姑娘听说小半拉子死了,哭得凄凄惨惨,天昏地暗。后来让Y鬟扶她起来,梳洗一番.把酒杯放在桌上,亲自往杯里倒酒。没等倒满,这杯子像吹箫一样,出声儿了,正一是当年她和小半拉子在江沿对的曲子。姑娘越听越心酸,眼泪顺着腮帮子滴进了杯里。只听“喀嗖"一声响,杯子裂成了两半儿,姑娘呢,往后一倒,也咽了气。她妈哭得死去活来,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和那两半儿了的杯子一起埋了。听说每当刮秋风时,在姑娘的坟头上,还影影绰绰传来一丝丝的箫声.
这事骑,一传十,十传百,也传到了老榆树屯,大伙兀就把这故事叫做“落泪份杯(悲),.
讲述者,张福臣男70岁汉族长泰市郊区大屯乡农民不识字
采录者*夏映月女50岁汉族干部大学毕业
采录时间, 1985年5月
采录地点.讲述着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