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年,甸子街②上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别说用个绸缎布匹,就连吃个油盐酱醋也得打发人下船厂去买。下船厂买东西得伙计们轮班去。这一年,财主徐扒皮按照早就列好的单子,拿出买东西的银子交给了老石,另外只给二十个铜板7算作路费。老石收拾收拾,第二天就动身了。
这一天,老石走到双台子那块儿,就见迎面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这老头儿拄着拐棍儿,笑呵呵地问他:“下船厂去办货吗? ”老石说:“对啦,给东家去买点儿东西。” 白胡子老头儿又问:“多咱回来?”老石告诉他,“得一个来月吧。”
白胡子老头儿又说:“眼看天要冷了,我还没帽子呢,求你给我捎个红顶瓜皮帽行
①打飞银子:汇兑邮寄银钱称"打飞银子”.
②甸子街:即吉林省沅松镇的旧称.
不行?”老石说:“行啊。w
老石到船厂办好了货,就往回走,到了双台子,又遇上那个老头儿了。老头儿见面就问他:“红顶瓜皮帽捎来没有? ”
老石说:“捎来了。”他从背筐里拿出一顶崭新的红顶瓜皮帽递给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接过来往头上一戴,不大不小正合适。他从怀里掏出一吊钱,递给老石,说:“谢谢你了,以后要有什么为难的事,你就来找我吧。”
老石回去和徐扒皮一算帐,整整少一吊钱,这才想起那个白胡子老头儿的钱还揣在外面布衫兜里。掏出来一看,哪有什么钱,竟是一苗小棒槌。徐扒皮一见棒槌,就直门儿① 追问:“你拿我的钱买棒槌,存心想搂我几个,你要不说实话,我扣你半年工钱! ”
老石一想,半年工钱不要紧,说我搂钱可是屈了,就把遇到老头儿托买红顶瓜皮帽的事说了出来。徐扒皮一听,想起老辈子人传说双台子那儿有片大棒槌,都成了精,谁也挖不着。他猜想白胡子老头儿就是棒槌精,眼珠一转,立时换上一副笑脸,说:“老石你也别上火,事儿说明白了不就结了!哎呀,你真是,那老头儿准是穷得够呛,挖那么一苗小棒槌你还要了。好吧,明几个你给他送去五两银子,行善积德嘛。”
第二天一大早,老石就拿着银子上双台子了。徐扒皮也带了几个心腹,偷偷地跟在后边。到了双台子,老石才看见徐扒皮也跟了来。徐扒皮不等老石说话,就吵吵上了:“这老头儿哪去了?我寻思救济他点儿。”他们进了林子走不多远,老石就见徐扒皮贼眉腻眼地直往前瞅。老石一看是片棒槌,当间那苗大的还顶着一顶红顶瓜皮帽,细一看,正是他从船厂捎回来的那顶。还没等老石吱声,徐扒皮就跟头把式地往前跑,嘴里不住地喊, “棒槌,棒槌! ”他刚跑到棒槌跟前,就闹了个狗抢屎,把那红顶瓜皮帽也打飞了,门牙还磕掉两个。他也不顾疼了,爬起来就去抓棒槌。细细一看,眼前啥也没有了。徐扒皮急得直催大伙儿说:“快快分开找I ”
直找到日头落下去了,连个影子也没见着。徐扒皮是又憋气又窝火,就拿着老石出气,喝道:“你这个穷鬼,到手的宝货都让你给妨②跑了。我给你三天期限,找不到宝参,你就别想活!》说完,捂着嘴巴,带领人回去了0
天黑下来了,老石不敢回家,就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倚着一棵大树歇息着°他刚闭上眼,就见那白胡子老头儿朝他走来,说:“老石老石,你心太实,再要回去就得死,眼前不远就有宝,赶快挖点儿回老家去吧。”
老石睁开眼一看,天还乌黑的,就又睡着了。等到醒时,天已大亮了,想起白胡子老头儿告诉他的话,心说:对野,我回去也活不了啦,去找白胡子老头儿给想想办法吧。刚走出不远,就见前面是一片棒槌,和昨天见到的一个样儿,当间儿那苗最大的还
①直门儿,一劲儿地.
②妨।旧时迷值的人讲究命运,认为由于某人的存在而影响.妨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就叫"妨”・顶着那个红顶瓜皮帽。老石心里纳闷儿,这是不是白胡子老头儿送我的呢?想起梦里白胡子老头儿说的话,心里寻思了老半天才挖了三苗,用树皮“青苔包好,揣在怀里,下船厂准备作个回家的盘缠钱。
老石下到船厂,找了一家山货庄去卖棒槌。老客说是三苗大山货,问老石要多少银子。老石心实啊,说:“你们看值多少就给多少吧! ”掌柜的看出是宝,不敢定价,就说:“还是你先要个价吧。”老石也不知道要多少好,可掌柜的直门儿追,他急得用两个巴掌一拍屁股,从凳子上站起来,又坐下,连着这么五回,也没要出个价。掌柜的明白了,寻思他要五十锭银子呢,就急忙答应了,“行,给你五十锭银子吧•》老石一听给这么多银子,站起来,想说“太多了",哪知,掌柜的急忙拉住老石说,“你可别再坐了,我这山货庄就是五十锭的本钱,要是再贵,我们就买不起了."老石闹糊涂了,连声说:“好,好!”
就这样,老石拿着银子回山东家了。
讲述者2刘彦德男72岁汉族抚松县农民
不识字
采录者,赵文臣男24岁汉族干部
采录时间t 1961年“月
采录地点,抚松县抚郊乡山东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