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伙儿挖棒槌的,把头姓赵,一共五个人,来到了二道松花江,在江沿甩弯处搭了个母子,就住下了。
第二天,一个初把,两个边棍和赵把头一起拿起索拨棍上山了,留下一个姓孙的小半拉子在家看锅①。小半拉子做完饭闲着没事儿,天气闷热,就到江边来凉快9看看江水又平又稳,他脱巴脱巴就下了江0不一会儿,江对岸也有一个和他一般大小的小孩儿来洗澡。两个人在江两边对面洗,谁也没有说话,天天到时候就来洗澡。过了七、八天他们才说话,两个人玩得挺投缘。
有这么一天,把头要往上挪地子。小半拉子说:“我害怕!*把头说,“你在这儿
①看锅:又称端帆,指控叁、狩猎组织中分工做饭的大师傅・
不害怕,怎么换个地方就害怕呢? ”小半拉子说,“我在这儿不害怕。吃完饭你们走了,天热,我怕打盹儿,就到江里洗澡,天天有个穿红兜兜的小孩儿和我玩儿。”把头一听,心里明白了,山上哪有什么小孩儿呀,就说,“那好,你明天再去洗澡。”说完递给小半拉子一个红线团儿,一根针,告诉他, “你等他洗完澡穿衣裳的时候,把针别在他后大襟上。”
第二天吃完饭,小半拉子又去洗澡,那个小孩儿也来了,两人玩得挺高兴。太阳卡山了,那个小孩儿和小半拉子说;“天不早了,你该回家做饭去了。”两人一起上岸,等小孩儿穿衣服的时候,小半拉子就把针别在他的后大襟上。小孩儿扯着红线不见了。
第二天,五个人一齐顺着红线找蜂槌。把头领着大伙儿顺着树空儿跟红线走。走着走着,就看红线往大北子上去了。爬上去一看,大放子的那边,半山腰里有一片红榔头,红线就在这个地方不见了Q这个地方生得巧,像悬在半空一样,上边是立陡石崖的大磴子,下边是翻滚的大江,红线下去了,可人没法下去。把头一看,舍不得人参也舍不得命,就叫姓孙的小初把下去o小初把倒很高兴,还以为因为他看见宝了,把头看重他才叫他去挖的。商量好了,大伙儿就用狗奶藤子、葡萄藤子①拧根绳子,把小半拉子系下去了。棒槌太多了,他挖了一整天。大捆的棒槌拉上来,把头就变心了。他把另外一个小初把也送下去了,临下去把头告诉他说* “慢慢儿挖吧."
两个初把把参都挖完了,刚把参兜拉上去,接着该拉人了,上边儿三个人一合计就说:“去他妈的吧! ”把绳子一扔就走了。
上,上不去J下,下不来。在悬空临江的半山腰里,两个初把急得直哭。饿急了,连身上的布衫都撕下吃了。一个初把说:“饿死在半山腰,还不如跳水好,反正是死I ” 说完就一头扎下去,喝了两口汤,就淹死了 °姓孙的小半拉子是站着跳的,他闭上眼一跳,觉得忽悠一下子,颤了一颤,像落在什么东西上似的。小半拉子睁眼一看,是个隹梦似的大东西,原来是只大乌龟q小半拉子就坐在大龟背上沿江漂下来,
再说那个把头和边棍,三个人得了不少棒槌,就上船厂去卖.买参的老客是不见宝不开秤的,三个人就只好等着。这夹当姓孙的小半拉子也赶来了。他坐着大龟到船厂,一靠岸,就背起大龟到客栈去。老客一看宝下来了,就开秤了。可是小半拉子不卖这个宝,他说,“这是我的救命恩人。”老客非买不可q跑堂的小伙计就和小半拉子说:
“你就卖了吧!有了钱要啥没有? ”小半拉子一想也是,不卖也惹不起老客,就答应卖了。老客说:“要多少钱?”小半拉子哪见过这个,话也说不好了,价也说不出来了。他急得一会儿一躺,一会儿一骨碌,一会儿一伸腰。跑堂的说,“有价了,有价了!一躺一骨碌一舒身。”原来,四十八万两银子为一躺,四十八万躺为一骨碌,四十八万骨碌为一舒
①狗奶II子,葡萄藤子:均为长白山里的藤萝植物.狗奶子又称“哈塘果”,即越楮,秋天长的籽如狗奶形,紫色,外挂自霜,可食.葡菖藤子即山面皙蔓.
身,你算算小半拉子得了多少财宝!
老客见宝物开了秤,赵把头他们三个的棒槌也要卖.可是他们把参包打开一看,哪里是人参,竟是一些死孩子,吓得三个人连夜把几包死孩子扔到江边就逃跑了。
第二天,小半拉子来到江边,正要坐船回家,看见了几个大包,打开一看,原来正是他挖下的那些棒槌.
讲述者*衣同奎男70岁汉族抚松县农民
不识字
采录者1汪玲玲女35岁汉族教卿大学毕业
采录时间:1962年
采录地点: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