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有两户人家,住东西院儿,赵全住东.院儿,冯贵住西院儿。每到春天种小园子时,当腰一条秫桔障子一家夹一半儿,算是隔开了,每年如此©这两家处得挺好挺好的,从来没红过脸.
可这年秋后,两家突然掰脸了,爷们儿娘们儿都上了阵,吵吵得脸红脖子粗,嘴都有些不干净了,就差没动手,招引不少人来看热闹O
好模样的为啥呢?原来,老赵家要盖个西下屋,在打墙的时候,就占了老冯家一个墙底子那么大一块地方。这事儿都是出在赵全老婆身上,她心眼儿有点儿小,估摸老冯家准磨不开吱声,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刚打到第三杆子墙的时候,冯贵打外边回来了。他来回一步量,越瞅越觉得这墙打得不对地方©他心里合计,说吧,赵全非得不愿意§不说吧,他事先又没和我说一声儿©强打硬占, 这不是拿我土鳖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儿,就走过去:对赵全说:“老赵大哥,你这墙打得不对地方,得推,你院子那么大,还往这边儿挤,这不是熊我吗? ” 冯贵越说越来气。赵全一听,冯贵的话不是话,接住话茬儿,气哼哼地说,“冯贵,你把话说明白点儿,这些年我都咋熊你啦?我院大院小,开荒斩草多少年了,你眼悔咋的?冲你这句话,我就不推! ”两个人互不相让,越说越多.不少屯邻来瞧热闹,也有的劝解双方。结果是:老冯家坚决不让打,老赵家也没把墙扒掉。仗着是秋天不种园子,也坏不了年成,就摆下了。
老冯家憋气,心里老是想不开,特意写信给在县里当官儿的亲戚,让县官儿给出出招儿。
不几天,县官儿亲戚回了亲笔信,信中只有四句话,
千里捎书为堵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你还别说,这几句话对冯家还真起作用了。第二天,冯贵亲自登上了赵家的门7对赵全说3 "大哥,这墙你该打就打吧,这尺把远的地方我让了。”把个赵全说得心里这个不得劲儿,其实,赵全这些天也正为这事后悔呢!他说老娘们儿小心眼儿,不该占这个便宜,又恨自个儿信了老娘们儿话。正当他要扒还没等扒的时候,听了冯贵的这番话,更受不了啦,连说:“老冯大兄弟,你啥也别说了,该咋的是咋的,这事儿都怪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回你就把道儿改从西边走,这边宽绰。咱两家留一个车道正好, 何必一家一条道,白瞎了地。”冯贵感动得无可无可①的,两家从此和好如初了。
讲述者.庞德贤女65岁汉族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南平村五社农民不识字采录者3吴凤荣女38岁汉族干部
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1987年夏 ‘
采录地点*公主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