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这么一户人家,老两口子领着一个闺女过日子,这个闺女叫冬梅。眼看着E子越过越好,家中什么也不缺了,老两口子就寻思着找一个伙计,在家里干点儿杂七条八的活儿。
这天早晨,老头子出门去赶集。走到桥头上,看见一个要饭花子,光脚站在人家倒的小灰①里,嘴里叨啦喊咕②,“这就满足了,这就满足了。”老头儿上前一看,这个要饭花子鼻子眼睛长得还挺是地方的©心里想,他光脚丫站在小灰里就满足了,要是到我家去吃饭干活儿,他就更满足了。就这样,老头儿领着要饭花子回家了。要饭花子一进家门,不管是啥活儿,只要一吩咐就干,还干得挺好,老两口子也很喜欢他。可天长日久,要饭花子就起高调儿③了,活儿也不愿意干,饭菜也挑拣。有一回竟调戏起冬梅来,一而再,再而三,没皮没脸。老两口子一看,这样下去哪行,得想个法子©
转眼过了年,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老头子对要饭花子说3 "江南有我一个表弟欠了我的钱,到现在也没还我,明天你去把它要来。”老头子给拿了银子,又说: “我在你的脊梁上写一封信,这样信就丢不了啦。”
第二天,要饭花子就往江南走。走了一天又一天,到了江南。这时候银子也花光了。要饭花子在老头子说的这个村里一打听,都说没有这个人。要饭花子把破棉袄脱了,光着膀子指着后背说* “还有信呢,在后背脊梁上,你们念念吧。”村里人一念念出了声儿,
你忘了桥头那堆灰,
家里调戏小冬梅。
江南哪有我表弟,
送你一去永不回。
①小友,即做饭时灶坑里烧过的柴草灰烬.
②叨哦喊咕:叨咕起来没完.
③起UK儿.不按正常规矩干活儿或做事不合情理.
要饭花子一听,傻眼了。
讲述者,潘竹松女44岁汉旗原籍山东看
五莲县,现住枷河县柳河镇农民
不识字(受父母、伯父,伯母爵喻,从小
爱听、爱讲故学)
采录者:张月照另32岁干部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 1987年
采录地点,柳河县
明记: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采录到这个故事的还有*通化市的金鑫、柳竹(直墟孚讲述),桦甸市的徐取举(张琳讲述),镇费县的于长兴(刘秀兰讲述),东辽县中心乡的卢茂林(王承勋讲述),伊通县的谢忠祥(刘春富讲述),公主岭市的车昌瑜、王建英(王凤山讲述),双阳县的张亦驰(张会文讲述),四平市铁东区的陈雨清(王斌讲述)等。故事情节基本一样。而吉林市昌邑区曾广贤《李桂琴讲述)采录的《知足者》则说,下大雨了,一个大个子要饭花子看见龚堆上有个坑,就跳进去,把要饭瓢扣在头上。见一个小个儿要饭花子被雨浇得无地方躲无地方藏,他心里挺高兴,就唱起了知足歌J 身穿粪堆头戴瓢,老天下的杀人刀。
我倒有个安身处,
看你穷人怎么熬.
这是与以上诸篇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