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外号叫“半瓶醋” o他在小的时候,倒是有点儿小聪明.一次,老师叫学生默写《大学》中的一段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J 半瓶醋能把这段课文背诵得滚瓜烂熟,可是学的时候不认真,其中的欲、治,齐、修四个字没记住。怎么办呢?一着急,他耍起了小聪明,照葫芦画瓢,把“欲”写成了“郤力
“治”写成了 “止”,“齐”写成了 “气”,“修”写成了 “休”o他寻思,反正也差不了多少。这段课文呢,就让他写成了“郤止其国者,先气其家,郤气其家者,先休其身。”
老帅一看他默写的课文,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了,绰起戒尺,训斥他:“你写的是什么玩意儿?碰到生字就是画个圈儿也比这好哇!如今你不怕亡国倒也罢了,怎么还要气你的家?眼下你的家没被气着,倒先气上我了!也罢,我先揍你一顿板子,叫你也尝尝休身的味道! ”说完,狠狠打了半瓶醋一顿手板儿。打完了,又气哼哼地说:“今后再不兴乱写,凡是生字儿统统给我画圈儿1 ”半瓶醋只好答应。过后他一实验,嘿,这招儿还真灵!不管是默写课文,还是写诗做文章,碰到不会写的字只要画个圈儿,老师批改作业时都能丝毫不差地给填上。不想一来二去的,半瓶醋的小聪明劲儿又上来了,心想:这回我可找到识文断字的诀窍了,碰到不会写的字,不就是把笔头一转,在纸上画个圈儿吗。早知如此,我才不跟这个老师学上这么长时间呢!他退了学,对父母说:“如今俺已经学成了,不用再跟老师去受那份儿洋罪了! ”他爹妈一听儿子学成了,挺高兴,就给他一笔钱,让他到外边去做买卖。
半瓶醋离家一走就是三年,靠他那点儿小聪明,不但没赔本儿,还挣了点儿钱。记帐呢,碰上不会写的字他就画个圈儿代替,反正他自个儿也都明白。时间一长,他怪想家的,这天,来到一座山下,看着山间的小溪,白云中的大雁,他突然来了兴致,拿出纸笔,给家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的还是一首诗,
山间流水响丁O (当),
为了生O (计)来为O (商)0 眼望O (云)上飞大O (雁),忽然想起我家O (乡)。
三年未见爹娘O (面), 不由两眼OOO (泪迁汪)•
可是,这首诗中的“当、计、商、云、雁、乡、面、泪、汪”这些字半瓶醋不会写,他就都给画上了圈儿。
信捎到了家,半瓶醋的爹妈不识字,忙把老师请来念信.一打开信,老师可傻了眼,只见满纸上一个圈儿接着一个圈儿,这可怎么念呢?半瓶酸的爹妈等急了,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催促,老师没办法,只好把信中的都念成“圈”啦。你还别说,这么一念倒还挺顺嘴的呢——
山间流水响丁圈, 为了生圈来为图。
眼望圈上飞大圈,
忽然想起我家圈。
三年未见爹娘圈,
不由两眼圈套圈。
信还没等念完呢,就听"咕咚"、"咕咚"两声,把半瓶整的爹妈都气得昏了过去. 老师呢,看着这老两口儿,再看看信,“咕咚”一声也气得昏在地上了。原来,诗后尾还用小字注上了一段话:“上学时,老O (师)说,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画O,我的这封信能写到这个0的程度,还真得OO (谢谢)老0(师)呢!》
济述者,刘三爷男96岁汉族磐石县札民识字不多(早年曾在张作霖部下当过兵,后因眼病回吉林凿善石县驿马乡西错草屯务农)
采录者】徐仁男47岁汉族干部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1 1958年(1989年艮核)
采录地点*善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