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陆贽一大早就背起药篓、药锄,到附近的羊鸣山采药。走出没 多远,就遇见邻居姑娘杜翠花。她见陆贽背起药篓,晓得他又要上山采药,就说:“药先生. 请你到我家去一下,我爸爸病了。”陆贽忙问:“你爸爸什么时候病的?” “前天他还去田里撒 谷种,昨天就病了,身上烧得像火一样,挖点草药煎汤吃后不烧了。但不吃东西,周身把软, V 丁丁猫儿:蜻蜓。 125 皮肤、眼睛发黄。不知是啥病症? ”陆贽说:“走,快去看看了一进屋,坐都没坐,即刻来到翠 花进爸床边。一看,果然病人的眼睛和皮肤像用黄桅干染过一样口再摸脉,认定是黄病。这 种病、当时还没有灵丹妙药医治。陆贽很有些着急,但还是安慰「病人几句。他对翠花说: “你爸爸得的是黄病,我开个方子,到忠州城里临江药店把药抓回来吃,能缓解病情,等我 采药回来后,再来看他「说完,就出门向羊鸣山走去。 这羊鸣山是座有名的药山,山上有座药王庙,庙里的和尚个个都会采药医病。今天陆 贽上山.一来为了采药,二来为了拜访名师。这羊鸣山到处都是野花野草,清香扑鼻。他边 走边看,发现山上一大块野蒿被人割了半截c他想,这种野蒿一定有用处。他再走几步,发 现地上有一本书,捡起一看.上面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着《本草图谱》四个大字,右下方还写 着“普济法师绘”五个小字。一翻,里面全是画的花草树木之类的图样。陆贽高兴极了。只 可惜有图无字,使人看后只能识药,不知能治啥病。陆贽一想,普济法师必定是个采药的和 尚,就决定到药王庙去问问。 来到药王庙,见一个小和尚跪在佛堂诵经。他上前问道「打搅小师父,贵庙中可有位 普济法师? ”小僧答:“有,施主要见吗? ”陆贽高兴地点头。小和尚起身用手揩泪水。陆贽一 见忙问:“小师父为何落泪? ”小和尚说:“昨天采药把药书弄丢了,法师罚我长跪一天,并限 三天内找回,若不找回,就撵出庙门。我是一个孤儿,举目无亲,到哪里去! ”说完,又哭起来 了。陆贽安慰他说:“不要难过,你去请出法师,我替你说情J小和尚忙去请出法师,陆贽上 前见礼:“请问法师尊号?”老和尚还礼答道:“贫僧法名普济,本州甘家田人氏「陆贽道: “在下陆贽。”普济知是陆贽驾到,忙请到自己的禅房,泡上香茶,二人就亲热地摆起龙门阵 来,接着陆贽问起小和尚罚跪的事,老和尚讲了那药书是他花了几十年的心血绘成的,却 被小和尚失落了。陆贽忙把捡到的药书还给普济法师,请普济法师免了小和尚的罚。普济 见药书失而复得,满心欢喜,就免了小和尚罚跪。陆贽问道:“久闻法师精通医道,想必对黄 病治疗,定是药到病除。”普济道「贫僧对医道略知一二,也曾治过黄病。”陆贽听说治过黄 病,忙行礼道:“晚生愿拜法师为师,不知意下如何?”普济忙还礼「岂敢,岂敢!大人若有心 学医,贫僧倒可尽力相助J晚饭后,普济将自己手抄的医药书籍拿出来给陆贽看,并叫他 抄写一份,留作自用。陆贽在药王庙学医抄书,转眼十天过去了,但书中并没有治黄病的药 方。他正准备去问普济法师,正好普济领着一个农村姑娘进来,陆贽一见是翠花.忙问「你 父亲的病情如何?”翠花说「父亲的病好多了,母亲又得了同样的病。我们翠屏山大多数人 现在都得了这种病,田里的活路都没得人做。今后的日子啷个过呀!”翠花说着掉下眼泪: 陆贽安慰翠花几句,转身对着普济法师说:“师父,请把治黄病的药方传给我吧! ”这时,普 济把一个纸袋递给陆贽道:”陆大人,这是治黄病的药方J陆贽接过纸袋,告辞师父,背起 药篓和翠花一路回翠屏山。陆贽到家一会儿就有人来请他去看病。一问,都是得的黄病. 他急忙拆开纸袋一看,上面写着一首诗: 茵茵绿草红红花,陈列江山似彩霞。 治水禹王长已矣,黄金塑像祭三巴。 陆贽对着四句诗出神:这明明是写忠州禹庙的一首风景诗,哪里是治黄病的药方突 然想起师父要他“横竖读懂”的吩咐。那样一读,第一行竟是“茵陈治黄工啊!原来师父把 治黄病的药方写在一首藏头诗里。陆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叫求医人下午来取药,接着马 上背起药篓出门去了。先到翠花家看看普济法师给的什么药。果然药罐里全是茵陈,就是 那天看到的那种野蒿。他直奔羊鸣山野蒿地,采了满满一筐,急忙回转翠屏山。忽听后面 有人喊「陆大人,请等等J陆贽闻声回头一看,原来是药王庙的小和尚,连走带跑地追I: 来了。他把一个布袋递给陆贽说:“普济法师叫我把药书送来,请大人抄完后对一对丁不要 弄错了字「说完,替他背着药篓就走。回到家里,已有十多个人等着拿药。陆贽和小和尚 包好药发给他们,并说明服用方法。这些人把药带回去服后,不久,得黄病的都好了. 后来,陆贽把这药方记入他所著的《古今集验方》里。他拜师求方的传说也一直流传到 今天。
讲述者:梁露仙男56岁忠县忠州镇居民私塾
采录者;周康杰 男42岁 忠县蔬菜公司工人 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1983年2月12卜】于忠县忠州镇
附记: 唐内相陆贽,字敬舆,嘉兴人,18岁第进士,德宗元年(780)立为翰林学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忻」 下平章事。后因佞臣裴延龄百般谗害,贞元十…年(79$)贬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 陆贽来到忠州,看到州人生活十分痛苦,疾病流行。于是闭门谢客,苦读医书。后来,他为了求个灰静 的地方读书,索性搬到州南岸翠屏山上的山洞里(后人称宣公读书洞),-而行医治病,…面著书,在忠州 十年,共写出《古今集验方》五十卷,后病死忠州,年51岁。陆贽死后,葬卜州南翠屏山读书洞侧。忠州人 十分怀念这位贤德的别驾大人,在墓前建祠修堂,四时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