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都江堰刚修起那阵,名叫“大堰”,三国时候,改名“都安堰”。为啥改名呢? 那阵子,刘备在成都坐龙位,曹操很不安逸,怂恿西羌出兵锁阳城①,再往下就打拢大 堰。诸葛丞相一天收到三封报警文书,着急得很。蜀都安危,全在大堰,咋能不急!他想了 又想,拿定主意,派马超去守堰。 马超做事稳当,先辈同羌人是亲戚,他说话羌人肯信。马超接旨后,回到相府辞行。诸葛亮摆酒给他饯行,说:“请将军把守堰的打算,用一个字与在手板心上,我也写,大家摊出来,看哪个的计谋好”。马超答应了。两人拿笔写字,摊开一看,哈哈大笑,都写的是个 “和”字,太巧了。笑过后,诸葛亮又说:“将军此去,除本部兵马外,再拨三千人马给你「马 超一惊说:“既然要和,带这么多人做啥?”诸葛亮笑着说:“将军此去,不光是守堰,还要拜 羌人为师,学他们登山涉险、开路架桥的本事,今后南征北战,大有用场J ① 锁阳城:即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 197 马超带起队伍,开拢大堰,安营扎寨。大堰上首的羌人、僚人⑴听说大队伍开来了,默 倒要起战祸。心想:曹操说对了,刘备硬是要抢我们地盘,赶紧调兵堵住山口。这时候,有 人来禀报羌王,说是马超派人送信来了,信上说蜀汉皇帝愿和羌僚世代友好“要把早先的 “镇夷关”改名“雁门关”,把“镇僚关”改为“僚泽关”,永远让两边百姓,自由自在地串亲戚、 做买卖。除了信件,还带去了马超的请帖,邀请羌、僚首领,在这两座边关换挂新匾的时候 前来赴宴,坐上把位。 羌、僚首领看了诸葛亮的信和马超的请帖.开初半信半疑,想到诸葛亮神机妙算,计谋 多得很,不晓得这回他那葫芦里又装的啥子药,还是“踩着石头过河一一稳倒来”。他们在 锁阳城到大堰一带设下埋伏,察看动静,都不轻易抛头露面;同时,还派了一些探子,混进 “镇夷关”来摸底细。探明完全不像打仗的架势,才丢心落肠前来赴宴。 到了换匾那天,两座雄关,披红挂绿,喜气洋洋。马超把铠甲换了白袍,潇潇洒洒,只带 少数随从,抬了两份厚礼到会,亲自把蜀汉皇帝准备的锦缎、茶叶、金银珠宝送给羌、僚首 领;客人也回敬了礼物。这时,马超在鼓乐声中,指着两道金光闪闪的匾,对客人说:“汉人、 羌人、僚人本是一家人,我马家不就和羌家世代结亲么!你们看,天上的大雁,春来飞向北 方落脚,秋后又去南方做窝,高山大河也阻挡不了他们探亲访友,多亲热呀!我们原本都是 亲亲戚戚,就更该亲热才好呀!让雁门关和僚泽关成为我们走亲戚的通道,决不要把它们 变成兵戎相见的战场」 西羌王听了高兴地说「没有大堰,羌家不能栽种,僚家不能放牧,汉家没有收成,我们 一定尽力帮大将军守堰修堰J吃完酒席回去后,就撤了围攻锁阳城的羌兵,大堰一带从此 太平无事。 到了修堰的时候,羌、僚各寨的丁壮都来相帮,大堰修得更加牢靠,更加风光。开水2 那天,各寨首领都兴冲冲地来了。马超在中军帐里摆酒待客,大家边喝酒,边摆谈,羌、僚两 家首领说:“千千万万座高山呵!各有个名字、千千万万条江河呵!各有个名字。两座雄关 已换了新名,这大堰也该换个新名才好呀! ”马超说:“我们都盼大堰永保平安,就叫他,都 安堰"如何?”说得满堂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堰从此改名叫“都安堰”。
讲 述者:周海丰 男78岁 灌县白沙乡马超坪农民 私塾
采录者:王纯五男54岁灌县文化馆干部大学
采录时间、地点:1985年于都江堰市
附记: 马超(176? —222)三国右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口字孟起口出身于凉州豪强家庭,东汉末随 父腾起兵,后领腾部属口继归刘备。蜀汉建立.任骥骑将军口 工羌、僚:四川古代少数民族. ② 开水:都江堰岁修完工后、于每年清明节放水灌田,举办的“开水庆曲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