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家乡是个山音完,又穷又落后。陈毅从法国回来那阵,乡里有几架清朝年辰汉 * 阳造的轧花机,就算是最先进的工具了。这种轧花机很笨重,两个大汉用脚踩,一天到黑还 轧不完一百斤棉花。陈毅看见了,就对轧花的说:“前面不远就是条小河,为啥子不用河水 推动机器轧花呢? ”轧花的觉得稀奇,问道「陈二哥,那咋个行? ”陈毅说:“行啊,河水可以 带动机器,还可以发电,作用大得很哩!” 经他这一说,大家觉得新鲜,心里又不大信实,提出一拨拉问题,陈毅都讲得清清楚 楚。有的问道:“这样搞,怕要请个‘洋技师'才行啊! ”陈毅哈哈大笑:“不难,不难,如果大家 信得过,我就来当这个掌墨师J 大家看到陈毅这样热心巴肠的,高兴得拍起巴巴掌来,决定要搞出个名堂。 动工那天,陈毅才叫忙啊!为了修水槽子,他亲自看水路;为了做流水冲动的大木轮 子,他亲自打墨画线。那些天,他时刻都在花心思。过经过脉的活路,他都亲手去做,做到 万无一失。加上十多个石木匠齐心协力,不出十天,水力带动的轧花机真做成功了。好神 哪! 一股水桶大的流水,沿着水槽直流,冲动木轮子,飞转起来,“嘀嘀嘀”地响,再用皮带传 动,五架轧花机连成一排,一齐转动起来了。一架轧花机,一天就可以轧两百多斤棉花,节 省四个劳动力。接着,陈毅还为大家出主意安排了水碾子,水磨子,样样都做得巴实①,乡 亲们都称赞陈毅为家乡办了一件大好事哩!
讲述者:陈映雪 女76岁 乐至县劳动乡农民 不识字
采录者:胡兴模男40岁乐至县文化馆干部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1986年1月于乐至县劳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