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漳州南山寺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姓李,一个姓 王,他们平时喜欢吟诗作对子。 仲夏,有一天下午,这两个和尚在九龙江畔散步,正巧 知府朱熹身着微服也来到九龙江畔观赏风光。骤然狂风猛起, 乌云密集,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两个和尚急忙回到寺里。 朱熹也至寺内避雨。和尚从寺上高处向外眺望,但见平日如 一条碧绸般的九龙江,刹那间江浪滔滔,环顾群,山雨雾蒙 蒙,好一派自然风光,引起了和尚的诗兴。姓李的和尚指着 九龙江吟道:“风吹江水千层浪”,姓王的和尚略加思索, 接口咏道:“雨打山坡万点疤''。他们正在自鸣得意的时 候,突然听到:“不,你们这个对子中'干'* ,万'两字 用得不妥贴。”两个和尚不禁惊奇,即问:不妥在哪里?请 够主指点。“ 朱熹微笑答道I "九龙江不是大海洋,怎能说它的波浪 为‘千层'呢?再说被雨打留下的疤痕,称作'万点'也嫌 别扭。依我看,应把'千层'改为'层层',,万点,改为 ,点点,吧J ” 两个和尚被朱熹的睿智高见所折服,连称“好,好! ”过 后,他们深觉自己学识肤浅,于是便孜孜不倦地勤读书诗了。
讲述人:佚名. 采录人;郑炳灵,男,5 7岁,汉族,干部。 采录时画:1987年1Q月5日。 流停地区:漳州市芳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