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从陶梦龄与太史*同朝为宜,太史公每事都必与这位 导意门生商量,征求他的意见,而陶梦龄的主笆经常跟太史 公相反,承得效果也更好。所以.,陶梦龄与太史公共事时可 说是事事做起来与林大史公背道而驰,太史公也因此很赏识 自己门生的才曲。 到了晚年,太史公白己在邻乡马山村前一小山上找到一 个风水宝地称为“七星坠地”,决定在此建一墓穴做自己辞 世后的藏骨之所。 按地理诒,如在这块宝地的正穴人葬,则可使子孙兴旺 发达,官运亨道,所识“财、丁、贵”之穴。太史公想:我 死后陶梦龄一定会来为我治理丧事,他一向逆着我心意干, 他一来必定会改变我原定的穴位,我现在不如把穴位定得下 面一点,待他来后一定会改在正穴上。 太史公对向己门生的才华脾气非常了解,为了预防万 一,他的考虑不可谓不同,哪知事实却与他生前意愿恰恰相 反。 陶梦龄为太史公治丧时,察看了墓地的山势地脉,认为 恩师确实选了一块宝地,只是恩师定的穴位低了一点,再高 •些才是正穴,才能荫庇子孙,若按恩师原定穴位,则只是 荫死者本身,泥尸身不朽,且显灵显祖。究竟要不要改动, 陶梦龄确实颇费一番踌躇。最后,陶梦龄考虑到恩师没有亲 生子女,按原定穴位可以让恩师荫身,同时更主要的是,恩 师生前,忤己做的事太多逆着他,很对不起恩师,现在恩师 离开人世了,这一次就顺从他的吧!于是太史公的墓穴就建 在他原定穴位上,而没建在正穴上。 太史公死后,百姓奉为神明,还建庙供祭,香火旺盛, 后来,灯一些人造反到太史公墓上,毁基,开棺,焚尸。据 说,当时棺材撬开,尸体仍然完好无损,宛然安祥沉睡的样 子。 现在,百姓集资又把太史公墓重新修葺一新,香火更旺 盛,香客络绎不绝,或许是出于对太史公刚正一生的怀念和 崇拜吧。当地的人们都说太史公灵感保佑人,他的神签十分 灵蕤哩I
讲述者:张秋叶,女,6 8岁,文盲,农民。 搜集整理者:白钦良,男,5 0岁,高中,医务工作者 搜集时间:1991年7月27日。 流传地区: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