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南诏的悬钟城里有一个穷苦渔民,名叫吴 二,他购置不起渔船网具,只好靠自己两手讨小海为生.当 时海防为用兵军纪败坏,经常欺压穷苦渔民,他们见渔民钓 得好鱼,就强拿强抢去,迤民们心虽恨恨但也无可奈何。有 一天,是吴二亡母的忌辰,他清早起身,想钓只大鱼来祭祀 母亲,以表孝心。可是,钓了很久,只钓得一些小鱼,很不 如意.于是他虔诚地祷告上苍,赐给他一尾大鱼,好去尽点 孝心。果然,一尾大海鳗上钩了,他大喜过望.但是,想到 那些拦路抢鱼的可恶用兵,不熊让兵痞子再抢去灌黄汤了, 就小心翼翼地用头巾包好,缠在头顶上,就提着渔筐回去了。 半路上,偏偏就碰上对头人,几个歹沼兵围拢过来,搜 索渔箧子,看见只是几只小鱼,就很不满意,嘴里不干不净 地骂他是“笨旦”、“混旦”,其中一个兵病子狠狠地刮他 一个耳光,把他的头巾打掉在地上,露出了一尾大海鳗,几 个歹兵都乐了,嚏哨起来,“今晚有大鱼配酒口外”竟亳不 客气地把鳗鱼抢走了。气得吴二跑回家,跪在亡母神主前恸 哭起来.本来上天蜴我一尾大鳗鱼,可以供母亲享用,谁知 道还是给歹兵抢走了。同样是做个人,为什么老得受他们的 臭气呢?他向母亲在天之灵发誓,他要远走高飞去闯荡江 湖,有朝一日发迹了, 一定要向这些用兵讨冤仇,出这口恶 气。 那时正好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他投奔臭头洪武君,结 成生死之交,帮助朱洪武平定天下,登上皇帝宝座,他以军 功受封昭信侯,于是他衣锦还乡了,沿海汛地都归他统辖, 刚好给他一个对汛兵报复的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将悬钟所的 汛兵进行一番蒙别,分别编成三个营。平日为人正派善良的 编为第一营,驻宫口码头,管理船只出入(宫口村后石壁 “闽南第一营“石刻至今犹存)o第二营也是无劣迹的,驻 在悬钟所,和宫口埼角呼应。从前作恶多端的兵痞子,统统 编入所谓“训练营”,屯驻在鼎底湖进行严格的操练。 为什么吴二要选择在鼎底湖训练歹兵呢?因为他深知, 这里是一片风沙旱地,寸草不生。夏日里,骄阳曝晒,鸡旦放 在沙里也能熟,双足陷入准打泡。冬天时,寒风剌骨,皮肉 破裂,是海鸟不拉屎的地方。不但如此,吴二在鼎底湖练 兵,还规定了一套特别的制度,夏练旱操,冬练水操。夏季 在已、午、来三个时辰操练,这正是上午九时到午后三时, 一日最酷热的时间,午饭还要吃油饭,喝高梁酒,里外夹 攻,不死也得病。冬季练天光卯,日落申,训练开始先喝一 大碗冷水,还得穿单衣,顶北风,泡海水,非冻死龟孙儿们 不可。吴大帅则据坐在石交椅上督阵,他自己则;炎日擎凉 伞,寒天着战袍,无所挂碍,就这样严厉练兵,终于把这伙 歹兵恶卒,一批批地都被整死了,全部埋在湖野山西坡,地 名龙骨山,现在还有坟堆残留着。从此,海防汛兵再也不敢 为非作歹了。 注I轴底湖,在悬钟城东门外的东北面,湖野山的西北畔,现在 鼎底湖已成1片沙滩了,但四周高而中央低馅,仍是一个鼎状地。 吴二,字君宠,悬钟所东门村人,洪武间指挥,封昭信侯。建有 家庙。竖匾“光德堂”。其坟墓有两处T 一在悬钟城外五里亭附近, 一在梅岭乡牙头村村边。
讲述 人:沈济宽、李云山、主和茂 采录入:主厚铮,男,6 0岁,离休干部 采录时间:1 9 8 7年5月于悬钟城 流传地区t诏安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