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下游有个梅杨村,村里有个勤劳俭朴的张老汉. 张老汉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性情温淳,日日夜夜辛勤劳动人 又忠厚.可是老二、老三却是游平好闲,一个比一个懒. 张老汉一心想把这两个浪荡的儿子教育成为勤劳的人. 可是苦苦地盘算了几年总没有把他俩教育好.那年张老汉病 倒了,心里总牵挂这二个儿子的放荡行为不安,耽心他死后 大儿子更管不了他俩.于是他心生一计, 在他临终时把大儿 子叫到床前先作一番嘱咐,然后又把老二老三全叫到跟前, 对他们说:“儿呀,我一生辛勤粒积,总为咱家过好日子,我 给你们留了不少金元宝,就埋在田里,我死后,你们就去挖 向来.每年挖几次,一辈子不愁食……”话没说完就咽气 了. 三个兄弟掩埋了老父亲之后,二弟三弟惦圮着地里埋有 金元宝,就叫大哥马上下地里去挖金元宝,大哥就带着他俩 扛起锄头到田里挖元宝去了.老二老三虽然平时游手好闲, 但是为了挖回一辈子享用不尽的金元宝,倒都憋着一股劲地 挖,谁也不肯歇一会儿,三兄弟就这样东挖西掘地挖了一天 — 22 ― 又一天,到了第三天,整块地技挖成一个羸痢头似的,总挖 不到金元宝. 第四天清早,他们又交到田里.大哥叫住两个弟弟说: 咱们这样乱挖, 东一个窟窿,西一个坑,泥上相互覆盖,不 是漏掉,就是盖住,怎么能挖到金元宝呢?再说这种挖法把 块好地也都糟蹋啦」 二弟说:“爸爸就是粗心,埋在哪儿也没讲清楚就咽气 了「 三弟说:“要不然咱们分成三片挖第说:“这个办法倒 不错,可是,一个挖到金元宝,两个没挖到怎么办.”大哥 说:“谁先挖到金元宝,就分四份,先挖到的人得两份,没挖 到各得一份,但是大家都应该挖深一点挖透一点,才能找到 金元宝「两个弟弟听了大哥的话觉得右,道理,于是三个兄弟 各分了地段分头又挖了起来了!为了挖到金元宝,他们兄弟 三个,手上磨出了血泡,血泡又磨成了老茧,大家还是憋着 劲,忍着疼挖呀挖着.足足又挖了.三天.整块地从东到西, 自左向右,足足挖了三遍,连一块土疙瘩都敲碎了,还是没 有找到那些金元宝. 就在这个时候,春雨来了,淅渐洸沥地二’三天又三个 晚上.田里浸满了雨水,被深翻了几遍又细细敲碎的泥土饱 吸了春雨,溶成烂泥,一脚踩进去,淹没脚腕子。兄弟三个 在田头转了转,田里平展展水茫茫. 田里积满了水,金元宝挖不成了.周围田地三三两两都 在忙着插秧. 大哥找来两个兄弟商贵了又商量,大哥说:“我看跟大家 — 23 — 一起先插上秧,金元宝以后再找「两个兄弟也没别的办法. 总不能饿着肚子喝西北风,插就插吧. 由于三个兄弟找金元宝,把地深翻了三四遍,挖得深, 翻得透,那年稻子长势也特别好,大哥带领着两个兄弟忙碌 起来.割完稻. 打完谷,一担担摊在门口大提上晒太阳,夏 日,阳光照着满提稻谷金闪闪,傍晚,大哥又领着两兄弟把 谷子堆成堆,然后坐在谷堆旁守谷乘凉. 月亮悄俏地爬上东山,月光淡淡照在谷堆上,谷堆闪烁 着金灿灿的光芒.看着看着,大哥猛然一拍大腿:"金元宝找 到!” "在哪里”两个弟弟一听煞时跳起来,东张西望.这半 年来,他们连作梦也在寻金元宝呀! 做这不是?”大哥笑眯眯地指着谷堆说:“这一堆金灿 灿的稻谷,就是爹教咱兄弟挖的 经大哥一点拨,萌个弟弟这里才知道老爹临终的用意. “兄弟若齐心,田土变成金「地里确实有食、用不完的,金元 宝”.三兄弟从此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地劳动,俗话说:“人勤 地里出黄金”,他们的生活也一天天富裕起来.
讲述人:刘锦江 男五十五岁高中干部 采录人:黄韵喧学生 采录时间:一九八六年十月 流传地区:闽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