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漳州南郊后田村,有个穷苦人,姓赵名鸿,自小 无父无母,靠亲戚养大成人.赵鸿聪明伶俐,虽只读三年 书,但吟诗作对,文才敏捷,无所不通.只因家穷如洗,连 一个破草屋也没有.他只得住于破窑中,靠捡破烂为生.后 田村有个财主叫赵富有,单生一女,名叫秀英,年已十八, 尚未婚配.秀英身居深闺,从未外出.有一天早上,赵鸿在 小姐楼下捡破烂,小姐打开窗门,卷起门帘梳妆打粉,看 见赵鸿,衣衫前补后补,破柱不堪,但容貌却是一表人才. 但她他风度陶翩,眼神发光,牙齿整齐,唇不染自红,英雄 1.木耳耳.秀英一见,发了呆,她想世间有这样美男子, 我能嫁了他,三顿吃沿(米饭汤)也甘心,又想、如今他提个 穷苦人,门不当,户不对,心想也是没磕,孑’之流、词来, 为资助他,他从头上摘下珍除花一枝,丢下去.赵傅昕见声 响,.见是珍珠花,抬头往上里,见楼上有个千金小姐.小姐 的容貌,犹似月宫独摘,他不赛呆住了.这时小姐自觉被发 现,也含羞放下门窗走了,而赵鸿却认为小姐有意,向他投 掷哙珠花为表记. 自此之后,赵鸿常藉故到小姐楼下拾破烂,小姐也喜瞧 瞧这个美男子,二人眉来眼去,互送秋波,各自留恋不舍. 有时小姐乘无人看见机会,用花篮从楼上附下一封情诗,赵 鸿也将他的情诗送给小组.在当时讲门当户对,他俩要结成 夫妇,是比登天还难呀! 小姐貌美,家景又好,求婚人络绎不绝,但她总不答 应.一天,有个武举人的儿子郑魁有钱有势,前来求婚, 赵员外夫妇,满口答应.小姐准备以死反抗,又恐误了赵鸿 终身大事,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她捎信给赵鸿约定十月初 一日,鸡报寅时,在尼姑庵会面,以便二人一起逃走. 赵鸿接信,又惊又喜,喜的是今日无钱拾着某,惊的 是万一被人抓到,要挨一顿毒打。事到如今,也只好做个 准备,当夜他高兴地买了半斤酒,二块油膑豆干,以表庆贺 和壮胆,为怕耽误时刻,乂在暗中 偷来一只报晓鸡,关在 床边,喝完酒即呼呼人唾,等好事来临. 赵小姐外逃那一天,正是郑魁迎娶的良辰时刻,当夜她 卸去艳装,换下便服,准时逃到尼姑庵,不久,三三 两两 鸡啼声,相约时间已到,可是那个意中人,却还没来,心中 疑惑又惊.等啊等,一直等到鸡声啼尽,但赵鸿还是不 来,直到天蒙蒙亮了,还不见赵鸿影子,就:这时候,忽听 得一阵吹鼓声,原来娶亲队伍已经来了.小姐心急如火,心 中怨恨赵郎失约,但有什么办法呢!眼看一切都没望了,忽 见庵中有一古井,她脱下一双绣鞋为记,投身跳井自杀了. 再说赵鸿,因饮了半斤酒,一时大睡不醒,也未听见身 边鸡啼声,等至大梦初醒,冉冉红日已射入窑洞,他知大事 -87 ― 不好了,埋怨那只报晓鸡误了他,准备将它摔死,定睛一 看,原来昨夜偷来的是只老母鸡,为此不嘀误事.他急急走 到尼姑庵,找不到小姐,忽见井边有一双鞋,知小姐已坠井 身亡.他放声大哭,捶胸顿足,但已来不及了. 自此以后,闽南一带,就有“后田鸡毋啼”这句谚语. 这句谚语,常用来讽剌一些人贪吃懒睡、办事拖拉. 而误了大事的人.
讲述人:胡清根七十岁文盲农民 采录人:颜国枝退休干部 . 采录时间:一九八六年七月 流传地区:闽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