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京是霞浦南区首屈一指的渔米之乡,田园富饶,风光 优美,其地名的由来曾有过美好的传说。 很久以前,保老山①,紧依东海,山脚下就口拍岸的惊 涛。依山临海只住着几户人家。以讨海为业,生计颇为艰难 有一天黄昏,海上突然刮起大风,巨浪滔天。正在近海 捕鱼的本地渔家父子二人,火速把小船驶回岸边,正待上 岸,转身见到远处有一艘船还在风浪里颠簸,眼看胳有船翻 人亡之险。那渔家父子想到救人要紧,立刻掉转船头,迎逆 浪向那般小船摇去。一阵阵飓风掀起几丈高的恶浪向那艘小 船扑去。渔夫用上浑身解数与风浪搏斗,终于靠近了那艘遇 险的外地船只。只见驾船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翁。渔夫让儿 子按舵,自己立即纵身跳上那艘遇险小船。他一手扶住被风 浪擦打精疲力竭的老翁,一手把住船舵。父子俩冒着葬身鱼 腹的危险,一前一后地把船驶回小港。上岸后渔夫把老翁接 回家,悉心加以照料,渔夫的妻子立刻煮了姜汤,热了家酿 红酒,为客人驱风御寒J生起炭火,替客人烘干湿衣。 次日早,风平浪静,云霞灿烂。老翁见天气适于航行, 便同主人告别,准备起程。临别前老渔翁深深感谢渔夫一家 救命之恩。 渔夫送老翁到岸边,动手解下渔缆,老翁上船升起风 帆;正欲摇橹起程,只见渔夫的妻子急急赶到岸边,气喘吁 0%艺山N大京西E的一座山. 吁地向已经上船的老翁招手呼唤:•等等,慢点开船!” 渔夫不晓得一向稳重的老伴为何如此慌张,忙问:"啥 事把你急成这样?》 老伴忙从兜里掏出两锭金子,答道:“客人起身后,我 去收拾客房,在抽屉里见到这,心想,定是客人遗落的,就 急忙赶着送来了。” 渔夫向老翁投去赞许的目光,伸手接过金子,在手里掂 了掂。 "好咧,正赶得上当面还哪。"说着,渔夫转身招呼: "老伙计,快下船吧I ” 一会,老翁跨下船来,他早已听到渔夫夫妇的对话,心 里实在感动不己。他上前一步,在渔夫夫妇面前站定,双手 向前打个半拱行礼道:"拾金不昧,美德感人,品行可贵, 胜过黄金。可仰!可仰I "然后双手接过金子,再次告别, 登舟操舵,离岸而去。 渔人夫妇目送老翁驾舟上了航程。 此时朝霞尽遁,旭日升空,万顷碧海,金波鳞鳞。老翁 和他驾驶的一叶扁舟,正沐浴在新阳的金辉之中,轻风拂动 老翁的白须,他那硬朗的挺拔的身躯,在朝哦和碧海的衬托 下显得那样伟岸不凡。 正当此际,只见老翁举起大橹,临空一挥,平静的海面 突然波腾浪涌,一会儿滚滚的波涛迅速后退、后退,一直退 到老翁停舟处。水落之后,露出一片黑油油的土地来,渔人 一家好不惊诧,接着,见老翁立于船首将大橹往后一横,顿 时,平地涌起一道逶迤五里之长的沙堤,刹那间把海潮堵在 沙堤之外,再也无法前进半尺。 而后,又见老翁立于小船之上随波逐浪,渔夫在岸上可 慌了神:这一下无橹之舟怎么航海?正在提心吊胆之际,远 处的海面上老翁驾的无橹舟倏地隐没,瞬间在碧波之上耸立 一座小岛,岛上列着几个小山峰,望去宛如一座巨大的笔 架,就在这同一时刻,从小船隐没处,飞出两造金光,倏地 化为金凤,金龟落在村后成了凤山和龟山,遥遥相对峙。 渔人夫妇从惊叹中醒悟过来,原来昨天冒死搭救的老翁 乃是仙人,他为报答救命之恩,褒奖捡金不取的美德而喝退 大海,留下良田,以为咱们及村人衣食之本。此后渔夫一家 同邻里一道在凤山,龟山之间构屋居住,在那一片沃野上耕 种开垦,繁衍后代。 后人为了纪念祖上得金不贪的美德,且因这儿处长溪 (霞浦县古名长溪)之南,便将其命名曰:"南金”。尔后 又因长漠之南乡有大南小南之别,而南金系属大南,故又改 为“大金”。 千百年来关于大京传说中的风物,都是现实的存在。那 数千畜的天野、镇海为五里沙龙,形象毕肖的笔架山以及龟 山,凤山,把a座海宾为乡村装而序无比烧美,先人那种比 金子还贵重为高尚品德,更是千古流芳。引得后世的文人墨 客禁不住纷纷赋诗称颂。 传说到了明朝,来了个游方道士,见此处乃腾凤,卧 龟、蟠龙之宝地,赞其几可与京城风水相匹,邑人以此自豪, 况金、京二字谐音,于是又把大金写成大京。
采录者:周朝泉 (原刊霞浦县文化馆《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