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朝时,晋江安海有几个炼银工人路过马坑三丘田 格仔,喝了几口泉水,断定三丘田方银矿,就选在草仔山格 建了炼银工场,对外说是种田卓I,每到晚上偷偷到三丘田 狮仔尖挖银矿石,连夜挑到工场加工,可是提炼出来都是 锌和铝。 rr 一天,有一放牛娃来工场边放牛,工场的煤银炉竟流出 了银水了。他们惊诧极了,断定这孩了定是非常人,就约孩 子每天来此放牛,他们包吃还给工钱。 这孩子是三丘田人,叫李贵林,到十二岁仍不能走路, 整天坐在椅桥里,也不能言语。彳了一次,他母舅来做客,对 李贵林母亲说:“养这孩子无用,不如扔掉。”奇怪,自从 他母舅讲这话后,李贵林渐渐能走路,也会讲话了,第二 年,竟会上山看牛了。 此后,李贵林每天到工场放牛,夜晚留一件衣服在工 场,炼银炉银水使不断地流,那几个工人很有■良心,炼出的银 按人分,每次分银都给李贵林留一份。过了四、五年,每人 分了十几担银,工人准备回家建业,临走时对李贵林说: “我们走后,房里有14担田苒,你要常来巡巡看看,明年 春,我们若没布.再来,田草你要挑去晒晒。” 第二年春天,那些人没有来,李贵林就要把田草挑去 晒,,一瞅田草,原来是14担白银。 从此,李贵林买遍龙溪各地的田地,山林,传说他的一 用仓库钥匙有五十斤而,出外收租转,轮须三年才能回家。 太平军来到漳州时,李贵林还与太平天国将领交上朋友,还 请他们为自己设计了一座防火,防水,防盗的四角大楼,面 积五百多平方来,外墙高十二丈,厚一丈半,投银廿七万 两,历时七年才完工。 如今,只留下四角大楼遗址,再无人烟了。 注①田草:一种经熬煮冷却后能凝结成块的夏令食品
讲述人:李安溪,男,7 3岁,马坑乡福田村农民 采 录入:李万选,男,58岁,文化馆退休干部 整理人:陈岭,华安县文化局干部 采录时间:1 9 8 7年7月 流传地区t华安县马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