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子带灯
瞎子夜行,唯恐被行人撞倒,就带一盏灯笼照人,好让 明眼人知晓,对面有人。 一天,两个瞎子夜行,互相碰撞了,都责问对方:“你 没看见灯笼吗? ”旁边一个明眼人笑说:“你们俩的灯笼早 都熄灭了!”
二、隔年费历
一个卖糖的媳妇好藏穗,每天都偷谕地藏一两斤糖起 来。到年底,糖价紧俏,老板叹息道:“这时要是有一批糖 卖,可得偷哩!”她的媳妇取出平日藏的糖,获利成倍。 一个卖日历的知道了,就责备他的媳妇说। “你也不会 多一点心眼,帮我也赚大钱? ”于是他的媳妇也每天藏一两 本日历。到了第二年拿来卖,结果--文不值,还给人笑话。
三、记错喊
一个老板不识字,他的帐本上画的尽是大小长短的小责 横。 一天,他的朋友来店里坐,随手翻翻帐簿,看不懂,随 便画两道粗龙贡。晚上,老板灯下记帐,一翻帐本看见这两道 木贡木贡就发火了,骂道। “岂有此理,竟将他买的红烛两只 记在我的账上了!
四、罐在板里
母亲正在缝被子,女儿则在学缝制圆帽子。女儿说不会 箍。母亲教她箍在柱子上缝,结果,缝好了却取不下来.母 亲正把自己缝在被子里出不来哩。一听女儿这么说,就火 T,骂道t “你这傻瓜,我要不是缝在被子里出不来,定要 打你一顿。
五、六只脚怏
一公差奉命送紧急公文,他牵着马飞跑。路上人见了, 说:“为什么不骑上马去送公文呢? ”这及差说:“马有四只 脚,加上我的两只脚,六只脚在飞跑,岂不更快吗? ”
六、炒联安家
有一家人,婆媳不和如冰炭,小姑又从中拨弄是非,儿 子却是个w妻管严",一家A整天吵吵闹闹,没个安宁日 子。 隔壁一位教书先生写幅对联,贴在他们家门上。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愿世上家婆,让三分爱女之心 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何以逆,劝汝曹男子,从一点顺妻之意 而顺亲。“ ’ 这家人看了,各自内疚,从此相安无勃奚台事了。
七、视岐如命
父亲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儿子在岸上央人去教,会 凫水人要价十元才肯下水,这个儿子只青出五元,正在讨价 还价,争执不下时。 父亲在水里挣扎,冒出头来喊道, “儿子,给五元已不算便宜了,多给他,我还不如一 死!”
八、借用驴足
友人写柬来,说t “欲借骏足一用。”主人没半点文 墨,没看懂,误会其意,就骂道:“每人只有一双足,岂能 借用。”旁边一人代为解释道:“是借您的马脚一用。”这 人听了,更火了,说। “我的脚是马脚,那他的脚才是驴的 咧! ”
九、歪打正着
一人去南洋经商,久不归,音信全无,家中婆娘想念不 已,央隔壁中学生代书一信,这位中学生不会写信,就抄红 字帖上一段话寄出。 书信写道:“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 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礼也。” 这位华侨看不懂,就去庙里祷告,然后请届祝解说。这 便庙祝自作聪明地说: “'上大人',就是说'禀上丈夫大人',,孔乙 己'”是说‘空去一年纪了'。,化三千,七十二',说的 是‘你留在家里三千元早花光了,还欠别人七十二元,。 '尔小生,八九子'是说"自你离家以后,少生了八、九个 儿子',意思是真想你阿!最后一句,佳作人,可知礼,, 是责问你,'你既然要做个良人,就应该修得礼仪。
讲述人t啸华,男,6 5岁,离休干部 采录人,戴志尧,男,1 6岁,学生 采录时阅, 1991年12月于云霄 流传地国,台湾及闽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