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蒙山脚下有个叫磨盘岭的村子,村里有个读书人叫陈吉。陈吉心地善良,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考功名不如意,近三十岁还只是个秀才。 陈家世代行医,在磨盘岭一带是有名的大夫。陈吉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已经继承父亲衣钵,父亲希望陈吉能读出点名堂,考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陈吉表面上遵照父亲的愿望,起三更睡五更读书,实际上最爱的还是摆弄药草。经常偷偷外出行医,去道路不便的深山里给孤老看病,还经常不收诊金,赠送草药。 陈吉一向有求必应,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求他看病,他一准出手。据说有次在山间采药,一只受伤的狐狸跟着他,冲他作揖,狐狸爪子被猎人的捕兽夹夹伤,血流不止。陈吉救了狐狸,给它止血包扎。 这事被打柴的张二看了去,逢人便说,那是只金狐毛色油亮,要换了自己,一准抓了卖钱。可说归说,大家都知道陈吉的好,连畜生都救,他的名声越来越好,都知道他是大善人。 这天陈吉又偷偷上山采药,遇上大雾,山里的天气没准,明明看着是大晴天,不定钻进哪个山坳里就是一片雾,越是有雾的地方越是有珍贵草药,灵芝、山参之类。 陈吉只顾往雾里钻,瞪大眼睛寻找,希望有意外收获。走了数百步,竟然豁然开朗,前面隐约有一所宅院,青砖红瓦,高大的门楼,虽然说不上富贵,但绝不是普通百姓家。 这深山里,哪来这么气派的人家,这片山并不陌生,以前怎么没见过?正纳闷,大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个唇白齿红的姑娘。 姑娘嘻嘻一笑,冲陈吉行礼:“恩人来了,快请家里坐。” 陈吉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身体却不由自主地跟着姑娘进了小院。 这姑娘正是当日救过的那红狐。红狐引他前来是为了报恩,一定要送陈吉一支毛笔,叮嘱今年带着这只笔参加乡试。红狐说此笔里藏着一只“笔帽仙”,定能保他考取举人,光耀门楣。 正想推辞,被姑娘一手推了出去,醒来还在浓雾里,手里却多了一支毛笔。 陈吉朝大山深鞠一躬,拜谢而去。 考试这天,陈吉认真答题,这笔果然好用,握在手里文思泉涌,字也比平时漂亮千倍。 突然天空一道闪电,几乎劈到房上,考生和监考大人被吓得不轻,连屋里的苍蝇都吓得四处乱钻。 一只硕大的苍蝇一直在陈吉身边乱飞,很是害怕的样子。屋外的雷声一声紧过一声,大雨倾盆。 苍蝇嗡嗡叫着,见陈吉不理它,往脸上乱撞。陈吉看苍蝇可怜,摘下笔帽让它钻了进去,再把笔帽扣到毛笔尾部,这样就不用害怕了。 大雨下了一整天,电闪雷鸣,劈倒了贡院里好几棵苍柏,陈吉稳稳地做完他的答卷,胸有成竹交卷。 回到家中,陈吉恭恭敬敬把笔放到桌上,笔在桌上乱跳,才想起笔盖里还装着只大苍蝇,赶紧打开笔帽让它出来。心里自责,怎么把苍蝇给忘了,没给闷死真不错了。 苍蝇从笔帽里飞出来,化成一缕烟,落地变成大姑娘,正是那红狐化成的姑娘。姑娘气喘吁吁:“感谢恩人再次救命。二郎神,真吓死我了,差一点点被他劈死,还好你出手相救。” 原来根本不是什么笔帽仙,是红狐为了躲避二郎神的抓捕,要躲进陈吉的笔帽里,所以骗他一直带着那笔。当然,笔是红狐毛做的,带着她的灵气,下笔有神。 红狐算好二郎神不会伤害好人陈吉,才会选中他,藏在他身上。 却说陈吉的答卷效果太好,监考官惊为天人,争相传阅,大家一致认为这答卷应得第一名。最后到了主考官那里,主考官看了三遍,竟有一字犯了忌讳,主考官只好给了他第二名。原来当时科考,遇到皇帝避讳的字会特意少写一笔,或者用别的字代替,以示尊敬。 陈吉的答卷妙虽妙,犯了忌讳可不好交代,如果被有心的人发现,恐怕连主考大人都会受到牵连。 其实陈吉的字是少写一个“点”,符合规矩,但红狐不知道人间的避讳,以为恩人写了错字,特意化作墨汁补了一点上去,帮了倒忙。 陈吉最后得了举人,也算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