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玉璧村里有个男子,名叫许五,娶妻林玉儿,家有老母牛氏。
这日,牛氏嘴馋,让儿子许五杀了一只老母鸡,炖好了鸡肉,在屋里大吃,剩了一些,直接搁在榻边,准备夜里饿了再吃点。
半夜,牛氏忽然醒来,点着油灯吃了几口鸡肉,又出门如厕。
就在此时,院里跑来一只黄皮子,闻到肉味,悄然蹿进屋里偷吃。
黄皮子吃得高兴,上蹿下跳,不小心将油灯打翻,吓得赶紧跑了。
火苗乱蹿,引燃大火,恰好厢房的许五睡梦中口渴,喊醒妻子林玉儿给他倒水喝。
林玉儿看见窗外火光,急忙奔出,以为婆婆牛氏还在屋里,不顾危险,当即冲进火海救人。
林玉儿没有找到婆婆,从里面出来时,自身衣裳着火,烧坏肌肤,落下几处疤痕。
从此,林玉儿被丈夫嫌弃,备受冷落,婆婆更是不喜,动辄含沙射影,林玉儿整日以泪洗面,苦不堪言。
一日,许五去镇上办事,遇到一个熟人,被拉去青楼寻欢作乐。
许五看见一个妓女李翠儿长得美貌,便寻思纳做小妾,从此,他便再也不用整日面对落下疤痕的妻子了。
许五向老鸨子询问李翠儿的赎身价钱,老鸨子开口索要五百两纹银,许五郁闷而回,开始暗中筹措银两。
这日,许五趁妻子下地干活,将妻子的嫁妆匣子撬开,从中偷出一只金钗,揣入怀里,悄然出门,向镇上走去,打算卖些银子纳妾。
行至半途,许五又累又渴,坐在河边的树下歇息,大口啃吃干粮。
许五吃饱要走,刚站起身,忽然看见远处走来一个背着包袱的男人。
那男人似是喝醉了酒,走路摇摇晃晃,包袱略显沉重,好像装了许多的金银。
许五正愁没有银子为李翠儿赎身,面对远行的醉酒之人,他心中一动,暗忖道:
“莫非他有银子?”
想到这里,他连忙扬手招呼男子停下休息。
男子走得也是累了,迷迷糊糊地坐下,嘻嘻笑着,毫无防备,伸手接过许五递过来的干粮就吃。
男子刚吃了两口,忽然被许五一把夺过肩头的包袱。
趁男子愣怔之时,许五又猛然发力,一把将他推出,男子站立不稳,趔趄几下,直接滚到旁边的河里去了。
男子受惊,想要呼救,却见许五随手抄起一块石头,猛力抛掷而来。
石头正中男子的脑袋,他只觉得脑袋一麻,眼前一黑,霎时昏了过去,渐渐沉入水底,再没出来。
许五背了包袱疾走,走了一段路,四顾无人,这才放下心来。
他躲到路边的草丛间,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正好有五百两银子,大叹天意如此,如今正好够他纳妾,当即去了镇上的青楼。
老鸨子接过银子,满脸笑容,当场让李翠儿跟着许五走了。
二人携手出了青楼,走在回家的路上,正高兴时,忽听后面有人追来,扭头一看,见是老鸨子派来的几个黑衣仆从。
众仆从气势汹汹而来,叫嚷不绝,将许五赎人的银子直接丢还给他,为首的黑衣人怒斥道:
“好你个许五,竟然用假银子骗人,给我敲断他的腿!”
许五听得目瞪口呆,这才知自己抢劫来的银子是假银子,吓得抱头鼠窜。
众人蜂拥而上,将许五摁倒在地,一阵乱揍,又将他扭送县衙,交给了衙门法办。
县令升堂,将许五一阵严刑拷打,逼问出他害人抢劫假银子的罪行,当即判了死刑。
不久,许五被刽子手砍了头,妻子林玉儿改嫁他人。
许五的老母牛氏,气得暴跳如雷,责怪林玉儿身上有疤痕,害得儿子想纳妾,这才劫银害人送了命,跳脚叫嚷了三天三夜后,牛氏在家里上吊自尽了。
林玉儿改嫁给一个丧妻的郎中,经过治疗,身上的几处疤痕渐消,又变得肌肤光滑细腻,后来接连生下几个儿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