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建安县的张家屯里,有个年轻的后生,名叫张大壮,年纪二十八岁,没有娶妻。
张大壮因为家贫如洗,又有些懒惰,不肯劳作,靠年迈的父母种地养活。
张大壮每日里好吃懒做,被几个无赖拉去赌钱,上瘾后经常赌输,偷偷将家中物件拿去卖了,父母毫无办法,又不肯苛责儿子,只能眼看着家中无米下锅,双双叹息。
这夜,张大壮摘卖了院门木板押在赌场,赌了一番,又输了个精光。
他心里不服,一咬牙,竟然脱掉全身衣物押上,只剩一条内裤。
手气依然很差,张大壮输得被扔出赌场,灰溜溜赤身回转。
行了几里地,摸到一个村口时,见一户人家墙外有个柴禾垛,想进去暖和一下,便一头钻了进去。
里面暖和极了,张大壮将脑袋半露在外,仰头看着月光,正是十五月圆,月明如昼。
忽然,一道黄色影子贴地飞掠而过,直蹿上柴火垛一旁的墙头,闪身跃入了院内。
张大壮心中好奇,将周身裹了一圈麦秸柴火,搓根稻草绳拴牢腰部,想要探看究竟,当下紧随而上,也翻墙进了院子。
但见这户三合院内绿树掩映,北面三间堂屋窗户间透出烛火,里面人声喧哗。
张大壮轻步过去,脑袋贴上窗户,濡湿窗纸,往里偷看。
只见屋里烛火辉煌,一个年轻的妙龄寡妇,身着素缟,却在原地扭腰摆胯地歌舞,边跳边唱。
旁边两个丫鬟,一个老太太,都阻拦不住。老太太见儿媳妇疯傻了,不由失声哭喊,屋里乱作一团。
张大壮早知黄皮子附体就是这样的情景,刚才看到一道黄影飞掠进院,料想黄皮子附体。
张大壮虽然好赌成性,但是心却不坏,此时见屋里寡妇有难,雄心顿起,不顾衣衫皆无,一脚踢开房门。
屋里众人见闯进一个半裸的汉子,皆大吃一惊,吓得尖声喊叫。只有那寡妇仍在疯狂乱舞。
一个黑胖的丫鬟眼疾手快,抓起一根木棒就向张大壮打来,张大壮闪身躲过。
那棍子再次抡来,张大壮一把捉住棍头,连忙开口解释:
“我是路过的村民,今夜知道你家有人被黄皮子附体,就让我来捉妖静宅,退鬼祛病吧!”
黑胖丫鬟指着他身上的稻草,问道:
“你为何不着寸缕?”
张大壮脸上一红,这才将自己赌输衣物一事简单说了。
老太太有病乱投医,也不管来人衣衫全无,稻草加身,当下便点头应允道:
“你若能救我家媳妇转好,我定知恩图报,奉上厚礼酬劳。”
张大壮神情凝重,不敢耽搁,扭身出了屋门,冲进院里搜索,将角角落落都搜了个遍,却不见那只黄鼠狼的影子。
就在张大壮以为自己判断有错时,气得拍了一下身上的麦秸,忽然灵犀一动,想起了墙外的柴火垛。
想必黄皮子听到他在四处搜索,躲进了柴禾垛里也未可知。想到此处,连忙冲到院外,在柴禾垛里搜索。
那黄皮子钻进了张大壮刚才的藏身之所,脑袋冲里,正在里面扭身跳舞,跳得尽兴,全然不知有人扑来。
张大壮一把揪住了黄皮子的尾巴,提溜而起,黄皮子头朝下拼命挣扎,被张大壮一巴掌拍晕,拎入堂屋。
寡妇忽然清醒,眼看张大壮手里的黄皮子,才意识到刚才被黄皮子附体。一家人连忙倒身拜谢。
老太太吩咐丫鬟取来纹银十两,送与恩人。张大壮推脱不过,想到家中父母正在挨饿,也不再客气,只好收下。
张大壮自述了姓名,被送出门外,一手拎着黄皮子,拿着银子走了。
他手里拎着被他一巴掌拍晕的黄皮子,在月光下快步而走,心里又开始盘算着,要在次日将黄皮子卖了赚些钱花。
回到家中,父母见了黄皮子,他们皆是善良之辈,劝儿子将黄皮子放了。
张大壮弄些水喷在黄皮子的脸上,片刻醒了,又放入院里,看着黄皮子人立而起,冲他作了一揖,扭身跑了。
次日一早,张大壮被父母从炕上拎起来,催促他去地里干活。
他扛着农具,刚要出门,忽然看见媒婆来访,连忙迎进屋里。媒婆所说的女方就是昨夜所救的小寡妇。
张大壮父母闻言大喜,自家虽然一贫如洗,可那寡妇婆家却甚是良善,还将送上丰厚的嫁妆,当下便欣然应允了婚事。
不久,小寡妇嫁给了张大壮,此后再不赌博,一心靠勤劳致富。后来接连生了几个儿女,日子过得幸福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