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时候,西疆平定之后,有一位军中的将领,有四品的职位,带着人马去守卫回疆。
他手下有一百多个士兵,准备横渡溪水,将领和十几位将官单独坐在一条船上,一位年老的回人为他们驾船。
这位回人偶然听出将领的乡音,忽然操着汉语问道:“长官们都来自中原,最近中原情况如何?”
船上的人听了十分惊异,争着问他,回人伤心落泪,说:
“我虽然住在这里,但实际上不是回人,原本生在中原地区,是世代做官的人家。年轻时入伍,在异域征战,偶然因为一次战争失利,就身陷准噶尔部中。他们把我当奴隶一样使唤,嚼雪吞毡,苟延残喘。后来他们又把我卖给回族部落,于是遵从当地风俗,无法再改,至今又过了几十年。庆幸皇上的威势远震四方,我重新见到了故国的人,忍不住心有感触,脱口而出,千万不要见怪!”
大家听了他的遭遇,都十分同情,有的还流下了眼泪。将领忽然心里一动,又问那人姓氏住地,竟然和将领本人的姓氏住地完全一致。
等到那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将领非常吃惊,起身问道:“你离开家乡的时候,是否已经成家?”那人说:“娶了某氏,感情很融洽。”
将领又问:“有没有孩子呢?”那人回答说:“有个一周岁的孩子,还不懂寻梨觅枣。”
将领又问他孩子叫什么名字,那人还没有说完,将领早已经伤心大哭,双膝跪地。那人开始觉得惊奇,也放下船桨跪倒在地,坚持不肯接受跪拜。
同船有不少人知道这其中的情况,又有证有据地一一详细说出,再问那人祖父和父亲的名字,都一一吻合。那人也泣不成声,和将领抱头痛哭。
这时船已经到了对岸,将领说:“父亲不要驾船了。”
拿出衣服帽子给他换上,带他一起来到驻防的兵营。将领向上司递交了公文,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又自愿交还官职,为父亲赎罪。
上司对他们父子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他们的重逢感到高兴,急忙为他们上表奏章,又奉旨宽恕了将领的父亲,不再问罪,允许他返回乡里。
将领这才叫人送他父亲回家。将领的母亲还在,夫妇俩握手痛哭,他们的年纪都已经超过七十了。
民间故事:城隍夜拜
乌鲁木齐修筑城墙时,还同时修建了一座城隍庙。动工后第三天,都统大人明亮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儒冠打扮的人来见他。
这人自称姓纪,名永宁,陕西人,昨天经天山之神推荐、玉皇大帝诏准,将出任乌鲁木齐城隍,所以特来拜见地方长官。
明亮梦醒之后,觉得这事很奇怪。当时毕秋帆正在陕西做巡抚,明亮就写信请他代为查询纪永宁其人。毕秋帆为此特地向各州、县发了公文,命令各地详细查明此人的情况。但结果是,各地在籍人口的纪氏百姓中,都没有查到有个叫永宁的。
当时,正好严道甫在修撰《华州志》有个姓纪的人,拿了一份家谱来,请求把他远祖的事迹编入州志。严道甫翻阅这份纪氏家谱,“纪永宁”这个名字,居然在谱。
但这人是明代中叶的贡生,生前也没有什么恒赫的功业,只是嘉靖三十一年华州地震时,他曾捐款埋葬了四十多名地震死难者。
严道甫就马上写信,把这个发现告诉明亮。明亮收到这封信的那天,正好乌鲁木齐城隍庙落成。
民间故事:巨蝎
蓟郡有一座石桥,传说桥下有会放毒的东西,行人互相告诫,都不敢在那儿停留。
一天,有位买卖生椒的商贩,赶着两头瘦弱的驴,驮着生椒,远道而来。当时正值四月底,天气十分炎热,商贩便在桥梁上歇一歇脚,把椒笼卸下放在石栏边上,驴也在草地上东啃西嚼地吃起草来。
起先商贩并未听说这儿有毒物,就盖上衣服躺下休息,因疲倦不堪,竟然呼呼大睡起来。睡梦中仿佛听到了风声,又听到作响的声音,怀疑有人在偷他的生椒,可是一下子又醒不过来。
过了好久才睡醒,赶紧起身查看,只见生椒还在,有一巨物吊挂在石栏边,像是一面琵琶,灰青色,细看原来是一只蝎子。商贩大惊,转身想逃。
过了一会儿,见它一动不动,走近仔细一看,原来巨蝎已经被生椒麻死了。商贩很是奇怪,将剩下的生椒并在一处,用一头驴驮着蝎子走,蝎子的头和尾巴都拖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