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有个“刘记”铁匠铺,老板名叫刘大锤,此人爱贪便宜,帮人打造铁器时,常常偷工减料。眼看铁铺里缺少人手,他不想出钱雇佣伙计,想找一个免费的徒弟任劳任怨。
这天,一位名叫程友谅的小伙子来到“刘记”铁匠铺,要求学习手艺。刘大锤询问才得知,程友谅是乡下人,他爹让他来姑苏城里学个手艺,谋个出路。
刘大锤上下打量一番,见程友谅身体壮实,猜想力气定不会小,于是开口说道:“正好我想收个徒弟,不过学艺期间,只管温饱,没有工钱,若是你能接受,便留下来吧。”程友谅闻言,一口答应下来。
转眼间,程友谅在“刘记”铁匠铺干了一个月,每天抡着铁锤砸铁,毫无怨言。刘大锤见此,开心地合不拢嘴,他心想这徒弟算是收对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徒弟竟然要骑到他的头上,自己做主。
这天,师徒俩正在铁铺干活,一位男子走了进来,笑着说道:“鄙人姓王,想在您铺里打造八个马掌。”刘大锤放下铁锤,与男子说好尺寸,谈好价钱后,王姓男子便离开了,说次日午时来取。
男子走后,师徒俩便连忙打造马掌,功夫不大,不一会儿就打造完六只马掌。
这时,刘大锤放下铁锤,来到铁料堆里仔细翻找起来,很快,他找到两个边角料,然后量了量尺寸,满意地说道:“剩下的两只马掌就用这两个边角料打造好了。”
程友谅见此,不解地问道:“师父,这边角料这么小,怎么能够打造马掌呢?”
刘大锤闻言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小子,为师再教你一招,只要把铁片捶薄,尺寸就会刚刚好。”
程友谅眉头微皱,对刘大锤说道:“师父,我不同意!如果这样做的话,马掌厚度定会不够,且不耐磨,哪能卖给人家,这不是占人家的便宜吗?我爹说过,人生在世,不能占人家的便宜,这是规矩。”
刘大锤一听正要呵斥程友谅,但仔细一想,若是把他骂走了,那就得不偿失,以后在哪去找这样的好徒弟,于是便好言相劝:“师父这是迫不得已,铁匠铺的生意日况俞下,这是在节约成本。这次你就假装没看到好了。”
可刘大锤无论怎么劝说,程友谅就是不同意。刘大锤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用边角料打造马掌的想法。
次日午时,王姓男子来到“刘记”铁匠铺取八只马掌,他仔细端详马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八只马掌厚度合格,没有偷工减料,不错,不错…”
马掌
刘大锤闻言,开始吹捧自己:“那是自然,我做的铁器不说万里挑一,在这姑苏城算得上一流。”
王姓男子点了点头,说道:“我在城郊开了一间马行,去过姑苏城很多铁匠铺打造马掌,但是他们都偷工减料。但在你的铁匠铺里却童叟无欺,我决定以后的马掌都在你这打造。”刘大锤闻言大喜,高兴地说道:“那就谢谢王掌柜了。”
待王掌柜离开后,刘大锤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一阵后怕,幸好他听从了程友谅的意见,不然就白白错失这么大的生意。此时,他决定徒弟的不占别人便宜的规矩,还真是个好规矩。
两个月之后,王掌柜又来到“刘记”铁匠铺,刘大锤笑脸相迎,问道:“王掌柜,今日您想定制多少马掌?”
王掌柜淡淡地说道:“今日我来不是定制马掌,而是想请你帮我打造一把大刀,你要马上动工,我等着有急用。”
刘大锤闻言不敢耽搁,拿出一块铁料欲要打造大刀。这时,程友谅连忙制止了他,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师父,这大刀不能打造,否则你有血光之灾!”
刘大锤闻言脸色大变,急忙询问:“此话怎讲?”
程友谅指了指在外等待的王掌柜,小声说道:“师父,王掌柜每次来打造铁器都满脸笑容,可你看,今日他脸上却阴云密布,肯定与他人发生了冲突,心中积怨,想要打造大刀,跟别人拼命啊。若是别人遇害,您不就成了帮凶了吗?这样一来,我们不是就是害人家吗?我爹说过,人生在世,害人的事不能做,这是规矩。”
刘大锤闻言冷汗直流,他看了看王掌柜,确实不同往日那样,满脸笑容。他觉得程友谅说得有几分道理,想起上次因为程友谅的规矩才让他化险为夷,于是他走到铁铺外,对王掌柜说道:“王掌柜,真是抱歉,这大刀我不能为您打造,至于原因,还请您不要多问。”
王掌柜一听,顿时失望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
傍晚,刘大锤刚关铺打烊,就在这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刘大锤开门一看,来人竟是王掌柜,身旁还站着一位中年男人,看衣着打扮,像是经商之人。
王掌柜握着刘大锤的手说:“大锤,这位是陈掌柜,,真是救了我二人的性命啊。”刘大锤闻言疑惑不解,王掌柜见此,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陈掌柜开了一家杂货铺,平常王掌柜拴马所用的缰绳都是在陈掌柜的杂货铺中购买的。昨日,王掌柜在陈掌柜铺中买了一批缰绳,可到了夜里,有十几匹马却挣脱缰绳跑掉,王掌柜前去查看,发现拴马的缰绳已经腐朽。王掌柜怒气冲冲地找陈掌柜理论,可陈掌柜却说自家店铺决不会售卖腐朽的缰绳,两人争执不休,大吵一架。
王掌柜心中越想越气,第二天一早,便去“刘记”铁匠铺打造一把大刀,劈死陈掌柜,不料刘大锤却拒绝为他打造大刀。
王掌柜失望地回到马行,气也慢慢消散。没想到下午陈掌柜却牵着十几匹马来到马行。陈掌柜愧疚地说道:“王掌柜,是我错怪你了,我店铺的伙计错将那批腐朽的缰绳卖给你。我得知后,急忙去寻找你丢失的十几马,最终在城外的林中找到它们,然后连忙将马送给你。”
王掌柜闻言感动不已,后怕似的将今早去“刘记”打造大刀的事情告诉陈掌柜。陈掌柜大吃一惊,两人结伴而行,来到铁匠铺感激刘大锤。
刘大锤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顿时唏嘘不已,他对王掌柜说道:“你们要感激的不是我,而是我徒弟程友谅。他说你今早来打造大刀,脸上阴云密布,怕是与他人发生冲突,想要买刀与人拼命,所以我才推辞不愿为你打造大刀。说到底,是他救了我们三人啊……”
半个月后,陈掌柜来到“刘记”铁匠铺,在刘大锤耳边低语几声,刘大锤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喊来程友谅,说清陈掌柜的来意。
原来,陈掌柜自从上次躲过一劫后,时常来到“刘记”铁匠铺外偷偷查看程友谅。见程友谅为人善良老实,而且又有“规矩”,他想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程友谅。
听完刘大锤的话后,程友谅挠了挠头皮,腼腆地说道:“师父,我找媳妇有个规矩,我不嫌对方贫富、美丑,但一定要对脾气、合心意,而且父母孝顺。”
自此以后,“刘记”铁匠铺常常有一位年轻女子来买锅铲之类的小铁器,而且指定程友谅为其打造。一个月后,刘大锤将程友谅叫到身旁说道:“友谅,这一个月是不是有一位年轻女子,常常来买锅铲之类的小铁器?而且非你打造不可?这位女子便是陈掌柜的千金,你可合心意?”程友谅红着脸,点了点头。
半年后,程友谅与陈掌柜的女儿成亲,成为了杂货铺的少掌柜。程友谅离开“刘记”铁匠铺后,刘大锤又收了两个徒弟,他对两个徒弟说:“你们的师兄为咱们铁匠铺定了三条规矩,这三条规矩就是………”
结语:
刘大锤以占便宜的心态,让程友谅为自己免费做苦力。当他为王掌柜打造马掌时,想要偷工减料,却遭到了程友谅的强烈反对,自从他才没有错失一桩大生意。而程友谅察言观色,看到王掌柜神色不对,焦急打造大刀,他又劝说刘大锤拒绝为其打造,才免遭一劫,救了他们的性命。
程友谅的三个规矩,让刘大锤从此改变心性,不再占便宜,没有害人之心,找媳妇要合心意,对父母孝顺。
然而这三个规矩,让人受用一生,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