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故事:国初某中堂
本朝(清朝)初期,某中堂权势熏天,有个姓张的人想巴结他。这个张某是个大商人,积攒了巨额财富,但是不通文墨,说话非常粗俗。他想尽了办法,和中堂的叔伯弟弟结成了儿女亲家。
张某捐了一个官衔,然后对亲家说:“我和你已经是儿女亲家,和中堂大人也就成了姻亲,但是从未谋面,希望能给我引见一下。”亲家说:“引见我堂哥是很容易的事,但就怕你说话没有分寸,得罪了他,那样的话就适得其反。”
张某一再坚持,于是亲家教给他几句颂扬奉承的话,张某说:“放心吧,我会记住的。”演习了多遍,确保无误后,亲家安排了进见。
见面寒暄后,中堂说:“亲家正值壮年,能够登上仕途,前途无量。老夫也面上有光。”张某因为紧张,把奉承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张口结舌了一阵,勉强说道:“久仰大人老奸巨猾,朝野中群臣畏惧。”中堂大怒,拂袖而入,张某被仆人赶了出来,垂头丧气回到家中。
原来,中堂老奸巨猾大家都知道,张某多次听说,仓促间口不择言,信口说出。
故事出自《春明丛说》,下面再讲一个心思敏捷、能言善辩的小故事。
2民间故事:惠通狡猾
沙河门的夕照寺地处荒凉偏僻的地带,主持僧惠通,年少狡猾,勾引寺庙旁边的村妇,毫无顾忌。
某天,有个士人借宿寺庙,二更天一个浓妆艳抹的妇人来和惠通约会,误入士人房间。士人正在写文章,看到妇人大吃一惊,以为是妖狐,抓起砚台打了过去。妇人仓皇逃走,士人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持刀追赶。
惠通不敢出来,让徒弟拦住士人说:“先生不要这样,荒郊古刹本就狐魅众多,正直严谨的人住在这里,狐狸是不敢招惹的。先生应该问问自己,平时有没有不端的言行。这样黑夜持刀,如果误伤庙里的僧人如何是好?我们不敢留您,请到别处歇息吧!”士人很惭愧,连夜搬到朋友那去了。
3民间故事:曲江
曲江池是个唐朝时的官家园林,开元年间建造。南面有紫云楼,芙蓉苑,再往南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绕,池水荡漾,景色优美。
里面除了亭台楼阁,还有乐坊歌妓,官员们可以自由在里面游玩。池子里的几只画舫,只有宰相、御史以及翰林学士才能上去玩耍。
裴休当时还不是相国,刚刚接任宣城观察使。他在离开京城前和几个名士一起去曲江游玩,各自只带着一个小仆人。他们来到紫云楼下时,看到有几个人在亭子里饮酒。一个穿黄衣服的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说话非常狂妄。
裴休有些看不下去,上前作揖问道:“敢问您是什么官职?”黄衣人大大咧咧回答:“喏,郎不敢(大概意思是,嗯,不敢当),在下是新任的宣州广德县令。”接着黄衣人反问裴休是什么官。裴休模仿对方的语气说道:“喏,郎不敢,在下是新任宣州观察使(一省最高长官)。”
黄衣人大吃一惊,仓皇退下,狼狈逃走,和他一起喝酒的人也惊慌四散。裴休和朋友们大笑起来。
几天后,有人特意调查了一下广德县令,这个人正在打报告,申请调到罗江去。京城中把“喏,郎不敢。”当做了一时的流行用语。连皇子们平时开玩笑都经常说这句话。裴休当上宰相后,也经常开玩笑说:“喏,郎不敢,中书侍郎平章事(行使宰相权力的一个官职名称)。”(出自《剧谈录》。)
4民间故事:某侍御
清朝初期,有个侍御是浙江人,具体名字忘记了。这个人迂腐软弱迟缓,因此被罢了官。他家有良田几十顷,佃户欺负主人软弱,好几年都没交租金。某人让仆人把佃户绑来,家人纷纷建议把佃户送到官府。
某人说:“如果送到官府,必遭鞭挞,我心不忍。把他关到一个房间里,椅子前不要放脚凳(坐着时,把脚放在上面的一种矮凳子),每天都给他吃好东西,直到吃不下为止,不要让他抽烟袋。再找一个唱南词的艺人,坐在他身边唱南词。这样用不上十天,保证他捎信让家人送租金来。”
南词是江浙一带的民间小调,唱词粗俗淫秽,喜欢听南词的都是妇女和贩夫走卒、街头屠户等。读书人只要听到,都会捂上耳朵跑开。这个以为自己所厌恶的,别人必然也会厌恶,通过这件事来看,他的迂腐是不可救药,被罢官就不足为奇了。
和他异曲同工的还有后唐推官李载仁。李载仁曾经看到两个部下打架,不由大怒,命人拿来肥猪肉给这两个人吃,并且警告说:“如果再犯,就在肥猪肉里放入酥油。”
肥肉酥油虽然难吃,又不是毒药,怎么能以此来惩罚人呢?如果这两个人生在同代,又走到一起为官,还不知道会做出多么可笑的事情来。
5民间故事:赵古董
直隶人赵某,在广文三十年,才升任县令,已经年老。在拜见巡抚的时候,他佝偻着身子跪拜,对巡抚哀求说:“我刚到这里,人地生疏,能不能安排个富裕的县,让我多攒点钱,翻建一下房子。”巡抚微笑着说:“勘察惩戒贪污是我职责里的一项,给下属谋财,是万万不能的。”
同僚听说这件事,在背后暗笑,称呼赵某为赵古董。几个月后,赵古董因为贪污小钱被撤职。唉!做官中饱私囊,由来已久,赵某在上官面前直言不讳,却很少见。后来,巡抚也因为贪赃被法办,所谓的勘察处罚贪腐又在哪里呢?这个巡抚被赵古董嘲笑是避免不了的了
6民间故事:屋上火神
丁亥年二月,杭州经常发生火灾。每次火灾,动辄蔓延烧毁十多家。有人在晚上看到红面孔、红胡子的人蹲在屋顶。百姓认为那是火神,家家惴惴不安,焚香祷告。
一天半夜,又有人偷窥到红面人坐在屋顶。红面人四顾无人,拿出火镰敲火点烟袋,抽起烟来。众人合计道:“哪有神仙抽淡巴菰的(一种烟草)?”于是鼓噪起来,把那人包围拿获。原来是个小偷,平时装作火神偷窃,被人发现就纵火逃脱。(以上三则出自《乡曲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