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存在」必然是不完美。不过,人若活得比从前好,那总算是一种接近完美的「存在」。事实上,不少世人穷一生都在追逐「存在」的意义。究竟「存在」蕴含着什么意思?是指人生的意义?还是其他更深奥的生存价值?又或是人们所形容的「存在」就是一个要比从前活得更好的过程?
显而易见,当今世人鲜有高调谈论「存在」的意义,相反人们会探求怎样拥有更多和如何创造更多,这些正好就是努力实践活得比从前好的佐证。当然叮当不是要在这里作什么道德批判,因为如何获得更多和创造更多也是一种生命动力,是人体现「存在」的一个经验。
少年时候,朋辈之间经常会讨论「存在」的意义,大家亦为了「生存何价」而苦苦思量。无知的叮当总是带着几分狐疑与困惑去阅读别人的思想,或试着去理解同侪的想法,可是她做不好,不单未能参与讨论,也不能完全掌握什么是「存在」的意义。最后,叮当不想被友好排挤,只能拾人牙慧,说着与朋友一样的话,算是有了一个人人认同的「存在」意义。
然而到了今天,半生过去了,叮当不再需要为了那些一知半解的「存在」意义而奋斗,反过来说,丢掉了对于「存在」的迷思,她才渐渐懂得什么是「活着」的快乐,或许这就是叮当从小到大,一直渴望理解的生存意义了。
有云「一样米养百样人」,因着家庭、教育、文化、性格和志向等等成长背境的影响,人会为「存在」下不同的定义,也即是说有人认为三餐温饱,有瓦遮头便满足快乐,但亦有人认为腰缠万贯,享尽荣华富贵,名利双收才是「存在」的真义。
是的,以上例子是极端的个案,但又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存在」有着不同的领悟和解读,要知道「存在」本身已经充满着许多不同的注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怕只有自己才最清楚,才最了解。不过很多时候,人可能连什么是「存在」也解释不了?!
假若了解自己是一门艺术的话,那明白别人的想法将会是一种大学问,因为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透过交流和沟通,相互在生命里燃起火花,那怕是一个温柔的深情对话,又或是一个惊涛骇浪的争论,于彼此而言,已经体现了一种「存在」的美丽。简单而言,那就是「活着」的精彩之处了。
也许更深一个层次去看「存在」的意义,真的不在乎我们拥有多少?又或我们懂得多少!正如晨光下的小树林给叮当看见了「存在」的美好,因为「活着」才能看见一切光明美丽的事物,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