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的话─现场开示精华节录》:「清净心就是不起烦恼,所以晚上很好睡。清净心要如何达到?一是销业障,二是不攀缘,接下来就要好好地修链自己;修行如牛毛,成佛如牛角,表示修行是不容易的。如果睡不着,就专心念佛,念到可以入睡为止。」
最近某天吃晚饭时,内人一开口就是诸多不满和抱怨。无缘无故被数落一通,我的心情备受影响,一把无名火向心中烧起,当时真想大吵一架。当下先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可是感觉内人是在发牢骚,于是隐忍不发脾气。等吃完晚饭与其走路运动时,和颜悦色再与内人交谈后,又是另一种情景,不再是抱怨与不满。心想莫非是佛菩萨出的考题?要怎样面对考题,如何不起烦恼就是我们的功课。
许多烦恼都是「莫名其妙」而来,面对一切境界不被无明所牵引,便要时时观照,善护念,离一切所执着的境。《六祖坛经》:「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一般学佛者看到「烦恼即菩提」,都认为是以自性智慧照破妄心烦恼,却不知真心、妄心本一,都只是在一念之间,真如自性是无二无别。故惠能大师说:「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广钦老和尚开示:「出家人的无明像火,在家人的无明像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家人起烦恼时,无可逃避,必须去面对问题,就像在火中炼钢一样,如果忍得过,浴火重生,就可以历链出解脱的智慧;忍不过,就容易火烧功德林。而在家人起烦恼时,因为可以逃避,所以像烟一样灰蒙蒙不知问题在哪里,却一直在那里闷烧着,无法解决问题。
《六祖坛经》:「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圣者是「证悟」,我们一般凡夫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只是了解、明白经义,可是事相上还做不到,名为「解悟」。执着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两种障碍渐渐消除了,才是真正的修行功夫,即是《六祖坛经》:「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所以学佛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都能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把一切事物都当作是「幻化缘影」,暂时的作用而已。能这样去修,无论做什么事情全都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都是佛法,没有一样不是佛法。
(分享完毕)
婚姻幸福与否要靠经营,当初心动的两人决定共组幸福家庭时,期望一定都是携手共白头,没有人会想违背爱的誓言。婚姻的精神是让两个人都能过得好,而非委屈一个人来成就另外一个人。老是身处卑位、受委屈的那个人过得不好,婚姻品质要说有多好,那都是自欺欺人。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为了避免冲突而掩藏自己真实的情绪,回到家里后,就毫无顾忌地将这些真实的情绪转嫁给家人或亲密伴侣。如果这时候被转嫁的人也有自己的私人情绪无法消化,那么从对方身上承接而来的种种情绪,便可能成了无法承受之重,成为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
大导演李安某次接受记者访谈时,被问及维系39年婚姻的秘诀,他说:「婚姻里头,再多的爱,都没有比互相尊重重要。」「互相尊重」,适用在每一种关系,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考验了一个人面对各种关系的底线和用心程度。
许多人的问题都来自于想改变别人,尤其当我们抱着「我是为你好」的心态时,对于自己的家人和伴侣就更严厉了。一方的委屈容忍看似为争执暂时画下休止符,但一次、两次、三次、乃至无数次的委曲求全后,小小的摩擦便成了燎原的星星之火,足以烧掉双方多年的感情,摧毁两人苦心建立的家庭!
圣严法师说:「因为个人的利害和所处状况,人的心情就会随着这些条件而变化,这就是心随境转。受外界因素影响心情变化,是非常痛苦的事。天有不测风云,个人力量很难完全掌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态度,收伏起落不定的心情,也就能转劣为优,转败为胜。任何事都要往好处想,往坏处准备;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不要天真地以为人定胜天,环境一定会照人的心意而改变,能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的态度。」
(引用完毕)
尊重的背后说穿了就是信任,会多管闲事都是对对方没有足够的信任。许多时候,「为了对方好」的做法和限制,也要听听对方的需求,看对方究竟好不好、需不需要,避免自己的剃头担子一头热,还让对方有巨大的压力,为双方的相处带来危机。
婚姻不是单方面恒久的忍耐,不是一方施恩给另一方,婚姻关系是一场两人的修行与成长,也需要非常认真的经营。当一方把婚姻关系中的牺牲视作理所当然,或者一直考虑对方感受,却忽略了沟通、牺牲自己的感受,长久下来即便对方没有外遇和家暴,但在没有婚姻品质、无法继续成长的状况下,兰因絮果的结局便无法避免!
华人天生的羞涩个性,让我们不习惯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却习惯的认为对方应该都知道,因此我们常见到两个好努力的人,可是两个人都好孤单;都是为了彼此,但都在各自的世界打转,而不是「两个人是一个世界」。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处事要更有智慧,吃饱饭后的走路消食、睡前的沟通谈心、假日郊外散心……,都是夫妻沟通的方式。用心经营婚姻,两方都没有委屈,两人婚姻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