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格友写的"对小孩过度关心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一文,刚好对应到我这一年多来的一些体验和经历,有点感触。
花要怎么开,得看你怎么栽,温室里无风无雨,温湿度控制良好,长出来的卖相自然好,但出了温室就只能观赏;室外野生的花草也许歪了点、脏了点,但却能独立生存下来,其实人也一样。
这些年来我自己有一种体悟,就是:「人总是在不断跌倒中学习怎么爬起来的」,也许过程中会受伤、会骨折,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坑、这样的情境,自然就会知道怎么闪避和保护自己,而受过伤的地方也会正如俗话所说的「打断手骨颠倒勇」一样越发强壮。
只可惜,人类对于自己没吃亏过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无感,所以对此有感的人会急、会紧张、会催,甚至发怒,而无感的人则完全无法理解你是在气几点的?
前阵子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亲职讲座,学校请来了一位在教学上颇有成效的小学老师来分享她对班级经营和孩子教育与处置的方法,在最后的Q&A时间,我提出了一个「时间观念」的问题。
我的问题是:「小朋友起床后到上学前这段时间很容易有叫不起来,或是起床后脑袋一片空白在发呆的状况,家长很急,但没有用,因为现在迟到对学生来说其实不痛不痒,因为即使被记警告,学校还很担心你操性不及格,想方设法地帮你销过,这样一来处罚变成只是形式而没有实质效果,次数多了学生自然不在乎,剩下的只有那不太可靠的自我觉醒或是父母强力的督促。」老师给我了一个建议,一开始我觉得应该没什么用,后来我发现这方法还是得靠孩子自己本身的「自我觉醒」和「荣誉感」,或者某种程度上脸皮厚薄度也有影响。
为啥我会这么觉得?因为老师说可以跟孩子比喻「假使我们要去搭车子,但一迟到车子就跑了」这样的例子,虽然这很实际,但是对孩子却好像有点遥远,遥远的不是孩子没机会搭车,而是这年纪能搭车的一定是跟父母一起,父母基本上就会想办法准时啊!但我还是试着照这样的方式来比喻给Michelle听,果然这种例子对她来说是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后来某次因为她的拖延而迟到,在学校被老师开了劝导单,她自己觉得很丢脸,第二天开始就很精实的准时出门,一直到现在,每天六点半自己不用叫就起床,再也没迟到过。
可是光靠脸皮厚薄就可以决定行为吗?我觉得前置作业很重要,那就是从小到大你灌输给她什么观念,告诉她什么是ok,什么是不ok,然后以身作则,她小的时候也许不懂,但那些观念会在她心里扎根成长,进而影响她的行为。但人都有惰性,所以后来实际体验到那样的感受以后,在她心里留下更强烈的印象,接着她会督促自己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
在Michelle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她在学习以外,我也不断在学习该怎么跟她沟通和以有效的方式引导她,为此我看了很多文章,其中有一篇特别让我有感的主题是,不要把孩子当成猪队友,要把他当成帮手。
后来我发现真的很有用!
就我的观察,现在的她除了自主意识变强以外,对于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她也有很高的期盼与渴望,尤其在环境即将有大变动的现在,她更是期待自己能成为我生活上的帮手和助力,当然,一个七岁大的孩子能力还是有限,但让她参与所有的过程,让她觉得不被排除在外,就会对这件事情比较重视,也比较容易「有感」,所以搬家和迁居就变成了「我们父女俩的事」,让她帮忙执行一些她能力所及的事情,也造就了她的成就感,自信一旦建立,就更愿意做,如果我总是叫她别干了、好好念书别弄脏了手,到最后我就会变成她的帮佣而已。
怎么让孩子长大?怎么让她变独立?
我不是专家,但自从她能听懂我的话以来,我就不断地跟她分享我工作上和心里的事情,即使是感情生变我也会让她知道并跟她讨论;出游的时候,我跟她分享旅游计画、教她怎么买车票、让她观察全票和半票的差异、教她看时刻表和在哪个月台上车,也许她一开始一头雾水,但慢慢的她靠自己努力观察所得来的知识和经验会完全内化,总有一天会自己过得好好的。所以我认为:把孩子当大人对待,他就会很快长大并成为你生活的好伙伴
态度真的很重要!
我听过一个实际例子,一位顶大硕士到某外商工作,身为新人,对于公司安排的教育训练不屑一顾,总觉得其他人做的事情没效率也没道理,但实际上自己什么也没做成,甚至还跑去公司总部找上级主管说让他来带这个Team,结果试用期满公司决定把他辞退掉。他一开始还觉得公司识人不清,没多久后自己改变心意哀求公司让他留下来,但最后当然还是得走人。更惨的是,他的名字已经被一些人传出去,职涯还没开始,名声已经臭掉了。
再厉害的学历,也得有好的态度才行,而我深信好的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整天拿着手机玩游戏能得到的。
老师说我很严格,有些人夸我是好爸爸,也有人说我很宠溺Michelle,但其实我没这么伟大,也没那么糟糕,我满脑子想的只是她进入叛逆期时不要歪掉太多,将来能早点独立,我可以退休过逍遥的生活而已。只是要达成这个目标是得先耕耘的,而我正在这么做,就这么简单。
我其实只是个懒爸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