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对艺术家最好也最坏的时代。虽然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好像是有讲没讲的废话,但透过《艺术家之死》这本书,我们可以确切知道「好」在哪?「坏」在哪?然后对现实多认识一点,把生活过好,也把人生活好,最后再好好看看,什么叫作「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这个职业受到敬重,却也穷得可以,所以很多艺术家的家庭是富裕的,因为艺术家不是生产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打磨,才有办法创造出一件作品,并不容易维生。但是,当网路世代来临、创作工具门槛降低之际,人们开始更容易接触艺术,更容易发表作品,也更容易博得关注。
也因此,「艺术家」成了人人皆能博得的称号,各式各样的小众市场,发掘出不同类型的艺术家,但问题就在于,树大必有枯枝,滥竽必有充数。一旦门槛降低、曝光机会提高,很多人就能凭借着「创意」博得关注,并且说自己的作品是「艺术」。但这样的现象,却也为真正的艺术家带来伤害。
不过说到这里,谁是「真正的艺术家」呢?其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因为艺术家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磨练,甚至折磨,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就算穷了、苦了,也会因为心灵上的满足,不愿意放弃艺术工作。但相反地,那些一发表作品就自称「艺术家」的人,就很值得我们观察与警戒。
这个原因就在于,很多人乐于免费公开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创作,甚至是每日、每周更新,但当他们自称是艺术家的时候,这个危害就会扩散到「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人们很容易不经判断,用一样的标准对待专业,于是有不尊重专业,甚至要求免费、低价的问题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其实有很多的创作者,愿意免费帮别人创作,借以争取更多的曝光机会,但是这种免费,却变成艺术家的压力,因为他们如果不够低价,就会连基本的报酬都无法拿到。于是,本书作者甚至预测,未来创作者可能还要付费,才有办法吸引到所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
虽然这对艺术家的维生来说,绝对是非常不乐观的现况,但作者也认为,那些真正的艺术家,基本上都是「上瘾了」、「坏掉了」,而且极其自律,有着疯狂的动力,并且拥有大胆的心态面对自我雇用的风险。而这种人格特质的状态,或许比起在乎钱,还是更在乎创作吧?
所以说到底,艺术家要争取到基本的权益,很难完全要求市场给予尊重,因为太多愿意免费服务的创作者(生产者),也太多根本对金钱缺乏敏感的艺术家,而唯一的解方,反而是要回到艺术家身上,让艺术家支持艺术家。意思就是,促使艺术家合作组成工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不管是完全仰赖政府支持、富人支持,或是市场支持,它们最终的结果,都只会是偏向天秤的另外一边,继续着不公平的现况,只有回归艺术家支持艺术家,让有能力鉴赏的艺术家,愿意付费支持另一个艺术家,再辅以其他管道的支持,才是产业能够运作下去,让艺术家好好生存下去的长久之计。
除此之外,作者也针对音乐、写作、电视电影等领域,提出他对艺术家生存现况的观察和看法,而艺术学校的利弊问题,也同样是作者非常关注的部分,令我看得心有戚戚,对作者的说法深有同感。
未知生,焉知死?《艺术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谈论艺术家的「死」,但每一章节都是在谈论艺术家该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艺术领域,却又对这块领域感到彷徨、陌生或好奇的话,这将会是一本非常值得参考的书,值得你看清现实,并且对现实有更多的理解。
作者:威廉‧德雷西维兹
译者:游腾纬
年份:2022年
出版社: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