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宋代才子苏东坡,一日乘船路经夔州。夔州人听说苏学士在船上,纷纷登船拜 望。其中一人,见苏东坡其貌不扬,就想试试他的学问。请东坡当场赋诗,把沿途情景描述 一番。东坡推辞不过,便用夔州的方言土语念了一诗: 叮点一小舟, 叽嘎水上流, 叮冬几梭片, 哦嘀到夔州。 诗一念完,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东坡见此情景,把手一拱,说:“夔州是有名的诗城, 想我才疏学浅,岂敢在此班门弄斧。刚才念的这首诗,还是向船上的老艄翁学来的呢! ”说 完哈哈大笑,然后把话题一转,对刚才要他作诗的人说「夔州有诸葛武侯留下的八阵图, 磺石尚在,闻名天下,是否就在峡口的江浦呢?” 那人答:“正是前面鱼腹浦。”眼珠一转,又问「请教先生,杜甫《八阵图》诗中‘江流石 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东坡顺口回答「这两句诗,是指诸葛武侯认为刘备征伐东吴失败了,以此为恨事J 夜幕降临,苏东坡谢绝了夔州人邀他上岸歇息的盛情,要独自一人留在船中,观赏瞿 塘峡夜景。朦胧中,忽然听到瞿塘^漱石上有人吟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 不转,遗恨失吞吴」东坡很诧异,高声问:“夜半三更,什么人在这里吟诗? ”只听那人答道: “我就是杜甫呀「东坡一听,不禁大喜,正想开口问候,对面又说话了: “世上的人,大多误 解了我诗中的含义,硬说我指的是刘先主征伐东吴失败,成为恨事,其实不然。因为诸葛武 侯志在夺取中原,想联合东吴,和东吴合力打败曹操,但刘先主为了给寿亭侯关羽报仇,带 兵征伐东吴,实为失策,所以我才在诗中说遗恨失吞吴。”东坡听罢,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理 解错了,讲了错话,连忙向前施礼:“多蒙诗圣指教,请受我一拜 “冬”的一声,苏东坡脑壳碰在船沿上,方才从梦中醒来,但嘴里还喃喃地自语道:“我 遇见杜甫了,我遇见杜甫了」 讲 述 者:陈瑞芝 男72岁 奉节县白帝庙管理员 初中 采 录 者:杜礼臣 男44岁 奉节县文化馆干部 初中 附记: 《奉节县志》记载的“夔峡夜吟”,“苏东坡泊舟夔峡,闻有人吟,,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之句,日余 杜子美也,世人多误解吾诗,谓先主伐吴不利,于此为恨,非也,盖武侯之志在于中原,欲结东吴为外援, 伐之,转失策耳 220 (眉山县) 传说苏东坡很喜欢吃鱼。“五柳鱼”就是他做出来的,后来成了名菜。人们又把“五柳 鱼”叫做“东坡鱼”。 苏东坡有一个好朋友叫佛印,是个和尚。一天,苏东坡做了 一道“五柳鱼”放在桌上。他 正要吃,忽然佛印和尚来了。苏东坡晓得佛印和尚在想方设法掏自己做“五柳鱼”的手艺, 便想给他开个玩笑o他随手把那盘“五柳鱼”放到了书架上。 这事早被佛印看见了,他假装没看到。他见了苏东坡,说:“本和尚想请教一个字,问完 就走。”苏东坡忙说:“大和尚你尽管说,不碍事,不碍事! ”佛印说:“敢问你苏东坡的苏字, 草字头下,不知'鱼'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苏东坡说:“大和尚你今天是咋个的啊?这鱼在左 在右两种写法都对嘛,咋个你都不晓得呢?” 佛印说「那么把鱼字搁在草字头上边怎么样呢?” 苏东坡说:“使不得,使不得!不能把鱼搁上头嘛! ”佛印哈哈大笑,说:“既然你自己都 说不能把鱼搁在上头,那就请把上头搁的鱼端下来吧!” 苏东坡遭了佛印和尚的烫,一边端鱼一边说:“你这和尚,绕了那么大个弯弯,为的还 是吃我这‘五柳鱼'啊!” 佛印从苏东坡那儿学会做“五柳鱼”了。一天,他自己在家里也做了一盘香喷喷的“五 柳鱼”,正要吃时苏东坡的声气从门外传了进来。佛印想起苏东坡藏鱼的事,也赶忙把那盘 鱼藏起来。慌忙中,他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看到神桌上放的大磬,便顺手把鱼放进磬里。 苏东坡进门看到桌上的筷子,又闻到鱼香,但没有看见鱼。他也假装不晓得,说:“大和 尚,我来向你请教一件事,说完就走J 佛印说:“啥子事,你说来我听J 苏东坡说:“有一副迎春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这下联我想不起了。” 佛印说:“你今天是啷个的啊!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嘛!” 苏东坡哈哈大笑,说:“既然你说庆有余,你那磬里的鱼就快点拿出来大家吃吧! ”佛印 一边端鱼一边说:“你要吃鱼,就该早说,何必绕那么大个弯弯呢? ”苏东坡说:“我这弯弯比 你那弯弯差远罗! ”佛印也哈哈大笑起来:“你我两个,城隍庙的鼓锤一对,大哥不说二哥。
讲述者:张忠全 男39岁干部 大专
采录者:陈多林男38岁文化馆干部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门987年5月于愚山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