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说过:「独有爱是真的」,这句话表达了不认同父母有「恩」于子女的这种旧思想,而是认为父母之于子女的是「爱」,「爱」是发乎天性、不求回报的。电影《但愿人长久》有一对幼时从湖南来港的新移民姐妹林子圆、林子缺,她们用尽方法将自己从香港的「小众群体」变成符合社会主流的「大众」,同时还要在瘾君子父亲林觉民的阴影下,构建自身性格和情感关系。电影引发思考:多番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缺席的父亲,还存有「爱」的天性吗?
在讨论父亲的失职如何影响女儿的成长前,让我们先探讨父亲在子女的人生担当的角色。日本精神科医师冈田尊司在著作《父亲这种病》透过多个面向解释:演化学角度来说,父亲的角色有别母亲,父亲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只需要贡献精子,接下来的怀胎、分娩、母乳喂哺,都只能由母亲负责,这形成了母亲与孩子与生俱来的强连结。在农业社会中,父亲是家庭的领袖,还会教导儿女的社会生存技巧。可是后来在工业化社会,父亲转为负责赚钱维持家庭生计,学校则取代了父亲的「教育」角色。虽则如此,父亲仍肩负保护家庭的责任,让母亲得以在安全无忧的环境养育孩子,而父亲本身亦是一种比母亲更容易影响子女社会心理状态的存在,能够带领子女脱离母亲的保护,引导子女向外冒险探索,并用自身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来教导子女。
可惜不是每个子女都拥有称职的父亲。深陷毒瘾的林觉民多次进出监狱,不单没有正当职业以养妻活儿,倒是反过来向年少的女儿索要金钱购买毒品。除此之外,在不懂得处理愤怒情绪和自卑心态作祟下,多年来还向自己本应保护的家庭成员恶言相向和拳打脚踢,在女儿的成长埋下一个个情感炸弹。然而,父女之间共享的回忆却不能忽视,女儿年幼的确与爸爸有过快乐的光景。电影集中着墨于大女儿和父亲的相处,父亲清醒的时候,会唱京剧逗女儿开心、用仅有的钱购买麦当劳开心乐园餐给小小两姐妹,还会带她乘搭酒店的升降机「凉冷气」,隔着玻璃感受香港的璀璨夜景。
因此,大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不尽是「恨」,混合疏离、厌恶和恐惧,演变成对父亲爱恨交织的感情,导致日后与异性相处时,一直徘徊在渴望被爱与不信任对方的情绪之间。对方身上往往有现实父亲的影子,亦有她投射的理想父亲形象。导演祝紫嫣在电影以有限的时间,尽量诉说最多的故事。由于对话较少,有文学背景的祝紫嫣善用意象带出具象,诗意的表达令电影气氛有缓慢的错觉。其实戏中林家成员的人生像河流淙淙前进,平缓下藏着暗涌,二十年来各种线索可以对对碰,尤其是父亲与大女儿的少年恋人身影交叉重叠。父亲偷零食送给年幼的女儿,并谓女儿保守秘密,不要告诉母亲,无疑令父女关系更亲近;女儿有样学样,之后偷了同学的卡通手表,被母亲发现后少不了一顿打骂,被严词告诫偷窃是不对的,可是父亲竟包庇她的错误行为,介入了母亲向女儿传递价值观的过程,令女儿日后仍会接纳这种违反社会规范的恶习,甚至视之为爱的表现。大女儿就读中学时,结识了一个小混混男友,父亲痕迹如影随形——男友偷零食送给她,并理直气壮称道自己只是「拎嘢」(拿东西);又带她挑战社会规范,闯入禁止进入的河道约会。大女儿没有抗拒这些错误的行为,而是欣然接纳,因为这是父亲爱她的方法。
女儿的人格因为父亲的失职和缺席而发展得不完整,很多时候需要依附异性,在亲密感和脆弱不安之间游走。大女儿又将心中理想父亲的形象投射在男友身上,有别于只会向她讨钱的父亲,相反,她期望男友有能力在经济层面上照顾她,所以一直以来都只由男友负责恋爱活动的开支。延伸到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里,金钱付出容易被视为「爱」的一种符号,这出电影的父女、母女、恋人、亲戚之间都没有说过「爱」,更多的是「钱」——定义生养之情、解决朋辈问题、衡量恋人关系,以及处理后事的心意。
这个父亲最后一次出狱,已是六十多岁,他有心修补与女儿们的关系,自知自己真的没什么本事,不敢直接找大女儿,约「饮茶」都是透过小女儿。看到半推半就的大女儿最终赴约,父亲忙不迭高声唤人加套餐具,好让女儿们专注选购点心。曾经抬不起头、自我价值低落的父亲,此刻似乎重获父亲的尊严。父女关系开始明朗,却如昙花乍现,人生无常,转眼成空。这让我想起了在去年的香港亚洲电影节,走进故事的我,被吴慷仁在戏中散发的潦倒、脆弱所感染。我看到了这个父亲,其实是爱他的女儿,尽管长年不称职,但他清醒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疼爱女儿。他的不完美令我心里堵得很。伤感的不只我一个,有现场观众分享观后感时,甚至哽咽到不能完整说出与父亲再也无法修补关系的遗憾。
吴慷仁的演出之所以有感染力,首要是他在研习角色下过的苦功,有好一段时间,他将自己混入在香港基层常去的公园、街道,近距离揣摩大叔、阿伯的行为和步姿,这些经验成功说服观众他的老态是自然从身体而生。而他能演活这个角色另一个原因,相信与他的亲生父亲有关,他从小受父亲家暴阴影笼罩,父子关系一直不好。在父亲下葬的那一天,吴慷仁刚巧就收到这出电影的剧本,吴慷仁接受访问时曾提到:「可能冥冥之中的安排,让我试着去经历父亲不被子女理解的感觉。」戏中角色正好与自己的经历相似,伤痛互通下,想必他在倾注生命予林觉民时,有一部分是来自吴爸爸。
若有心与父亲和解,子女该如何踏出第一步? 《父亲这种病》作者鼓励子女重新看待父亲,尝试回忆与父亲的相处片段、他对子女说过的话,为子女做过的事,以及他望向子女的眼神,并将这些碎片一一拼凑,将会发现「父亲也是一个像你一样的人,或许孤独、辛苦或痛苦,他和你一样渴求着爱,在无法如愿的状态中挣扎。」不妨重新思考你憎恨父亲所做的那些「坏」行为,是来自母亲贬抑或他人的言词灌输?还是行为具有其他意义、动机?客观思量过后,若能找到可以肯定父亲的部分,哪怕只有一丁点,也可冲淡你心中理想化父亲的形象,能够向你那个优点、缺点兼备的真实父亲靠近,作者认为这样可以「往爱一个现实存在人物的方向走。」不过,我觉得「爱」这个行为说得太早,这是梳理自己的感受,重夺自我意识和情感自主的关键时刻,是接受父亲的不完美和审视彼此关系(或羁绊)是否存有和解的空间。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人人适用,请衡量自身情况,因为有些恶劣行为、人身伤害是不值得原谅,保持距离才是上策。
《但愿人长久》透过一个失职父亲的形象,探讨了Daddy Issue 和家庭创伤如何跟着子女长大。这个不完美的父亲,对子女存有「爱」的天性,只是不懂得正确表达爱,甚至带来伤害。子女潜移默化下,人格发展自然有所缺失,带着伤痛成长。极力逃避讨厌的父亲,却在自己身上、周边事物赫然发现,父亲从没有离开过。若有转机,子女会否愿意试试重新面对自己的过去,带领心里的小孩走出阴霾,正视那个并不完美、用自己方式去爱的父亲?
又名:Fly Me to the Moon